热点专题
 

展现太极文化的价值与力量

作者:李健 2018-12-11 15:14:36

  和很多拳友们一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带着对太极的无限崇尚,每天和身边的朋友们练基本功、练套路、练推手、拆招破术,很是用功。一般看来,这没有什么问题,就该这样下工夫,自己和身边朋友也是这样想的,认为只要这样练下去,肯定会把太极高深神奇的工夫练到自己身上的。可是,几年过后,尤其是近两年,在老师的精心指点下,我的练拳思路和方法都发生了颠覆式的改变,我自己最深刻的体会是:练太极拳一定要用太极的思维去练,否则就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踏入这个智慧的宝库。有的朋友会问:那你到底练什么呢?我的回答是:学规律、练规律。

  
晨练
晨练


   陈、杨、吴、武、孙等多种的太极流派给广大的爱好者留下了自己选择的空间,即所谓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同的太极流派是各自的先贤在修炼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不同的感悟所形成的,风格不一样,所擅长的技法不一样,对同一个问题的表述也不一样,好像差别很大。其实,这都是表面现象,就像你是学生、他是工人、我是农民,看起来大家身份差别很大,但其实都是 “人”,这个本质是不会改变的。太极也是一样,也就是说不论哪个流派,本质上都是一个东西,规律当然也只有一个而不是多个。如果认为不同的太极流派各有各的规律,我认为那还是没有开启太极思维。

   既然太极规律只有一个,那到底是什么呢?俩字:“阴阳”。这可不是我的发明,众多先贤前辈早已著书立说,有了共识,并形成定论。那在这里还有讨论的必要吗?我从自己学习练习的过程中得出体会,很有必要,但绝不仅仅是说说而已,必须把这个规律贯彻到每一天的练拳中去,落实到每一个动作中去,体现在每一个动作的分解动作中去。其实,以上这啰里啰嗦的就是我想说的“太极思维”。

   举个例子,两个人对面一搭手接触上(不管是什么形式,单臂、双臂、同侧、异侧都行),大家说这是哪一派哪一式呢?肯定不好分,但我们可以分的是,某一个人用的是太极或不是太极。怎么分辨呢?这就要需用前面所说的太极规律来分辨了。既然“阴阳”是规律,那阴阳又是什么呢?我自己的体悟是,阴阳绝不是虚无飘渺的理论,阴阳是体内真实存在的对立统一现象,换句话说是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在同一动作中或者说在同一瞬间的同时体现。这样一说,“阴阳”的含义就好像就可以细分为(当然是我自己目前阶段的不成熟的体会)虚实、动静、松沉、顺逆、开合、上下、里外等等平时比较好理解的种种具体现象。再接前面的例子,两个人搭上手,掌握规律的一方就会在这一瞬间保持身体的松弛,尤其是肩部的松开,接触点不能出现躲、抗(也即丢、顶),接触点是相对静止的状态(注意:是相对静止而不是绝对。是以某一瞬间双方接触点的皮肤相互为参照物,相对于地面当然是运动的),将对方的来力稍加引导,直沉脚底,这时身体中间是松空的(注意:有时劲会卡在在后腰或肚子的部位,应尽量克服),与此同时,从脚底反弹回来的劲路(注意不是蹬地,是松沉下去的结果)会传达到接触点上,反应到对方身上,对方会突然感觉到,没看人家用力,突然从对方体内传出来一股劲(不是手用力推出来的,是松弛的情况下传导过来的),由接触点渗入道路自己的脚上,再想用力前进,竟然使不上劲了(不是不想使劲,是感觉到不得劲)。其实,这就是常说的“棚”。在这个状态的基础上,掌握太极的一方随便怎么使招,对手只有被动的结果了。就这一接触,太极的规律就得体现出来,这里面包含了接触点上的相对的“静”与体内自身调整的“动”之间的矛盾统一,也即“阴阳”;体现了接劲的“下落”与虚领顶劲 “上升”之间体内“对拉拔长”的 “阴阳”;更体现了受力点的虚和脚下的实的对立统一,同样也能体现出“开合”“里外”的对立统一,篇幅原因不再细述。

  
对练
对练


   很多爱好者对 “棚”有多种多样的解释,有的说向上为“棚”,有的说向外为“棚”,我从老师那里学习并自己体会的是,身体的哪个部位都能“棚”,不论哪个方位都能“棚”。正确掌握并使用的结果就是,让对方的劲路落空(两方的劲要见上面,不是躲闪),我方的劲路合住他,对方脚底失跟,难以做进一步进攻的那一瞬间,当然这时我方感觉是已经掌控对方,自身很安全,对方的劲根本没作用在自己身上,是发动进攻的好时机了。

   通过以上的一个动作,我们来探讨太极的规律,主要目的还是想说说怎么练太极拳的问题。那既然是学习里面的规律,所以平时练拳就要建立太极思维,绝对不能用外家拳的思维去套用到太极上去。不论哪个流派的太极,都不要被刚猛的发力或摇曳的身姿或高低的套路迷住双眼,每一动都要自己问问自己,劲沉到脚底了没?手虚起来了没?手主动运动了没?肩松、腹松了没?对拉拔长的状态形成了没?对方的劲堵住我了,我还能运动吗?不能运动怎么调整呢(注意不是动作,是体内的劲路)?

   每一动都要认真去找,去思考,去体会,而不是仅仅走个形式。这样一来太极就难练了,是既动身,又动脑(还不是说想要那个结果,那个结果就会出来,往往是很长时间找不到那个东西,有时很苦恼),每天琢磨的是这些东西,而不是套路里动作的连接或者是某个招法的运用。所以说,按规律练对一个动作就可以说咱们练的是太极拳,否则不论24、42、38、64、81或今天陈式,明天杨式等等,只要规律不对就不能称之为太极拳。就像某个人完全可以把刚猛的少林拳,按慢悠悠的形态表现出来,或者自己随便组合什么动作,按太极的缓慢形式做出来,中间还可以加上几个发力等等都不是太极拳一样。

   这里,我再说说自己的走过的一段弯路,以说明太极思维是多么的重要。开始练基本功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动作是手臂从胸前旋转着向斜外前方开去,这样的动作不同流派的太极里面甚至一个套路里面就有有很多,只是组合不一样罢了。一开始是徒手空练,后来拳友按住我的手臂在胸前,也就是施加了阻力,问题就来了,怎么打开呢?找角度,让对方的力偏一点;肘有意识地望里收,以便把对方的力挡在外面;手腕加大转动,以便切住对方的手腕,使其负痛;腰使劲转,争取用身体的力量把对手甩开... ... 。结果在气力很大的拳友的阻力下,弄得胳膊酸痛、手腕通红,赶巧哪一次对方变化慢了,我得逞一次,但对方稍加调整,还是没辙。后来,逐步调整了练拳思路,渐渐懂得了基本规律,就全部放弃了原来的做法。现在的做法同前面举过的例子一样,对方双手、单手都行,把我右臂封按在胸前,我保持松弛,接劲后松沉到脚下(塌裆劲,无法详述,只有练习中体会),利用脚下的反弹力棚起对方(决不是使劲往上抬,手虚领起来),这时对方会感觉到,一股劲突然到了他的肩上,进而牵动脚下,使不上劲,这时我只要脚下劲路拧转,身随腰动向右转开(注意此时劲始终在对方身上合住,接触点相对静止,不要使劲只是合住),对方已然站立不稳,对我手臂的阻力顿消,右手臂自然随身右转打开。推而广之,身体哪个部位与对方接触都基本是这种规律,只不过部位不同,接劲时走化,引放的时间、方位和距离不同罢了。

   因此说,有时看比赛或表演,好像大家打得套路都一样,其实从太极的规律去认识,去练习,那里面是天上地下的两个世界。而不是,哎,他怎么少了一个发力,她手少走了一圈,他没震脚啊!如此等等。

   一写收不住了,先这些吧,得空再聊其他方面,比如:如何择师、求整避实、太极技击等话题。这仅是我这个门外汉的粗浅体会,抛砖引玉大家一起来交流探讨,请前辈、高手和老师、拳友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