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
 

王宗岳“太极拳论”之理解

2011-4-21 16:41:12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皆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贯通焉。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勿隐勿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绷、履、挤、按、采、裂、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绷履挤按,即乾坤坎离四正方也。采裂肘靠,即巽震兑艮,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合之则为十三势也。

   一百多年来,在太极拳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谁是太极拳的发明者、开创者,也即谁是正宗?另一个是太极拳之名起于何时?在这么多年的争论中,无论哪家哪派,何氏太极拳,都对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崇敬有加,没有发现有人提出异议。自从武禹襄发现并将其公布于世以来,各家都把其作为太极拳的核心理论,予以阐释本氏太极拳之正确。在太极拳众多网站中,只见到“浦汉建太极拳网”提出说:王宗岳太极拳论也只是一家之论,还要讲陈长兴、陈鑫等的论点…… 。纵观众多武术理论家,对太极拳论的理论,只是阐释其理论,无不是将“太极拳”和“论”分开来说,没有人将“太极”和“拳论”分开来讲的。实际上也可以从另一方面去看。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应该是以“太极”之理来论“拳”,并不是创造了太极拳的理论。太极拳是后人利用了其拳论的名称,把自己的拳称为“太极拳”,当时可能并无“太极拳”这一名称。所谓“太极十三势”实际上讲的是“长拳”:长拳者,如长江大海之水滔滔不绝也。之后即将所谓“八卦”,“五行”合为“十三势”也。

   王宗岳是否在研究长拳中,通过学习前人的理论,用“太极”之理阐释拳理。写出了这么一篇论文,也未可知,比如“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说明前人的拳论已有“四两拨千斤”之句。他以此来证明拳的胜负不是由力的大小来决定的,是技术的高低。“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说明当时就有老者练的拳虽慢,但能抵住许多练快拳的人。以此来证明练快拳的技术不过关,在技术高的老者面前也出丑,人多不顶用。但是练此拳不用力是不行的。“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这些论点都突出了一个胜负在于技术高低,功力大小,不在快慢有力无力。并把阴和阳作为论点的中心。“阴阳相济,方为懂劲”。而什么是阴阳没有再仔细的论述。但开头便说明了,阴和阳是太极所生。而“太极”之理又是中国两千多年来,本土哲学之理。他是从哲学上去解释这种拳的拳理。用“太极”之理去阐述“功法”、“拳法”决非王宗岳一人。但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确延续至今无人能抵。

   现在流行的太极拳五大流派:杨式和吴式,武式和孙式,陈式和后来出现的赵堡镇和式,是继承关系比较明显外。(赵堡镇和式不承认与陈式有继承关系。但从其拳架上,有雷同的很多,至于谁在先谁在后不得而知)。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都有其独立的特

   点。按传统的说法,杨露禅从学于陈长兴,是杨露禅到北京教拳把此拳公诸于世。才有了后来的五大流派太极拳。又有说法是武禹裹发现了“太极拳论”才把此拳说成了“太极拳”。武禹裹开始从学于杨露禅。至到杨露禅到北京教拳,还说此拳是绵拳,没有太极拳之说。还有说,陈式太极拳,实际上是“陈家红炮锤”,根本不让外传。陈长兴传给杨露禅的是其另有师傅学习的“太极拳”,只是把太极拳法传给了杨露禅。杨式之后吴式和武式等都把“太极拳”始于张三丰做为遗训。而陈家又说杨露禅始学于陈长兴。是陈家人创造了“太极拳”。传给了杨露禅。武式太极拳是在陈式小架的基础上改造的拳种等至今争论不休。但无论怎样争论,都把自己的拳往“太极”上靠是不争的事实。近些年来又有了“宗岳门”王氏太极拳以及武当太极拳流派,并且称为正宗太极,自古而来。所以可以这样说,凡是以“太极”之理,指导并贯穿于拳中的拳都可叫“太极拳”。也可以这样说:按照王宗岳的论点,真正遵循“太极”之理,练拳到神明阶段是无敌于天下的。所以,太极拳是无敌的,只要是有敌的那你练的就不是“太极拳”。或者是没有入“太极拳”之门。过去历史上各路太极名人,都被后人称无敌手。但没有人去考证相互之间有无同年代的名人,在一起有无比试谁是第一的记载。只能说真正成为高人了,就不再追求“无敌于天下”之名了。所以,高人是潜藏的,他与现代奥运精神不是同一种精神。

   另外,讲“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的不只是“太极拳”一种拳,现在其它有的拳种不打“太极拳”的旗号,也在讲“四两拨千斤”,是否在用“太极”之理对其拳进行改造,还是历史同源于“太极拳”的另一分枝未曾可知。但从历史上的许多名人来看,真正称上“无敌”的大都是身兼多种拳术为一身,而最后又归为“太极”是为何?是不是太极拳是老人拳;青年时代是打拼年代,学了其他快拳,功夫不到家,在和太极高手比试中败下来,最终又拜太极拳师为师,进入“太极”门。再者,除了“太极拳”用“太极”之名称做拳种外,其它均都是比较形象的拳。比如:猴拳、龙拳、鹤拳、蛇拳等。又比如:岳家拳、戚家拳、杨家拳、木兰拳等。再比如:军队上的擒敌拳等。只有“太极拳”用古代人阐述世界本源的哲学名词——“太极”来命名。“太极”是道家对宇宙本源的哲学论述,认为万物归太极,是太极孕育生养了天地,生养了世间万物。他是大道,至简至易,又无所不包。所以用他来命名一个拳种,也就必须具有这特性。即这种拳是至简至易的,但又无所不包的。王宗岳用“太极”之理来阐述拳。主要是说这种拳要体现阴阳,因为天地代表了阴阳,人身是一小天地,也要体现阴阳,动之则分,静之则合,一动就得分出阴阳,一静就要归于太极。但阴阳又是无所不包的,所有事物都具有阴阳之特性,阴阳又包含在万事万物中。所以这种拳是大道的修炼。是终归太极的修炼。任何其它拳种都不可比拟,而这种拳能够完成或替代任何拳所要达到的锻炼目的。并且用这一理论能够改造和完善任何拳种,而其他拳种则不能改造太极拳,所以他是无敌的,有敌的只是所谓练拳的人。

   王宗岳是用“太极”之理来论拳。说按照“太极”之理来练,就能达到“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之效果。这种拳最科学,最省力,技术最全面,又是最简单的拳。并不是先有了“太极拳”之后才有了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而是王宗岳有了这么一篇“拳论”,才逐步产生出了“太极拳”这一拳种。这一推论是否正确也未曾可知,由待大家评说吧!

   王宗岳其人是谁?生于何处?有无其人?我们且不做探究。正像《道德经》的作者老子,其人是谁?生于何处等没有定论一样。这都留给历史学家去探究。但这并不影响“太极拳论”及《道德经》的博大精深,值得我们予以学习和研究。

   “太极”一词源于道家(有说源于易经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但也有人说,周易原本没有“易有太极”之说,原文是“易有大恒,是生两仪。”易有太极是后人对周易的更改),其理论根据是老子的《道德经》。因为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开创之篇。老子破天荒提出“道”这个概念,作为自己思想理论体系的核心。它涵义博大精深。无论从历史角度,社会的角度,武学角度,文学角度,美学角度都可去认识、理解和探索。

   从而找到理论根据。因为其思想体系是开创了中国哲学体系及辩证法。用“太极”之理来论“拳”,也必然依据“道”之理。所以,王宗岳开篇便提出了“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论点。

   何为无极?它是“道德经”首先提出来的概念。历代名家都对无极进行过阐释。我认为在这里应为无极是一个没有缺口,无间断的循环。内涵是无之极。其象为“O”,其德为大无外,小无内,无形无象,无音无味,无阴无阳,谓之无。

   何为太极?从无极引伸过来,太极是这一循环出现间断后的现象。其象为“一”,其德为大到极点,呈阳性;小到极点呈阴性。太极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一旦完成这个过程就呈出了“二”,呈现出阴阳两性,或阴或阳。所以太极为阴阳之母。其根据则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道”为无极,一为太极,二为阴阳、三为和。或叫第三者;或叫阴阳合抱的统一体。在这里王宗岳提出了“太极拳”理的特征。即阴阳观。说你在练拳过程中要呈现出“太极”的特征,即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动之则分出阴阳,每一处的动有每一处的阴阳,阳呈实性,阴呈虚性、无论是意动还是形动,都需分出虚实、阴阳。阴阳相合就是静,其静为真静,此是第一要求。第二方面指出了这个动和静,分和合,是一个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无动无所谓静,无静无谓动。无分无所谓合。而且动静相生,体现的动极而静,静极而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分中有合,合中有分。要纯任自然,不能有任何主观掺入。

   这样,王宗岳从大道理入手,去阐述,去展开。先从宏观再到微观。首先指明了“拳道合一”是太极拳修炼之本。也指明“太极”之理。归根于“无极”归根于“道”。所以其上层功夫是“无形无象”,即《道德经》中所说的“大方无隅,大象无形”。是拳道修炼的最高境界。是太极拳之体。

   接下来,王宗岳按照“太极”之理,提出了一个“拳术”的标准,也就是太极拳的用。即:“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过就是过头了。及是跟不上。没有过头的时候,不能跟不上。既不过头又不能跟不上,如何做到呢?就是随曲就伸。只有随曲才能无过,只有就伸才能跟上。在后来的太极拳术发展中,由此引伸出了“不顶不丢,不偏不抗”的推手原则。”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这两句是接手原则。提出了“刚柔、顺背、走黏”三对矛盾。其代表了攻守双方。刚代表进攻的一方,柔则代表防守的一方。假如我做作为防守的一方。我要通过“走”这一形式把来力化掉,这样才能无过。我顺人背谓之黏,通过“走”实现了我得劲了,对方不得劲的情况,这就叫作黏”。“走”和“黏”是拳术的接手功夫。联系上句,随曲就伸。在后来的发展中,人们提出了“粘、连、黏、随”的推手方法,而这四个字也成为内家拳术中通用的手法。

   下面“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急应、缓随体现了“拳术”的特殊要求。它的理论根据则是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故几于道。”在人们能看到的事物中,最属水的特性是急应缓随。外表处柔而内涵强大,水的特性是“趋高而避下,随意而成形”。自己的形完全是随着外力,随着对方而变化。就是这样,外柔的水性。确能滴水穿石,涓流成河,落差成瀑,汇聚成海,无所不能,体现的是柔弱胜刚强。“常言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任何拳术有万千种变化,我只急能应,缓能随,就可无往而不胜。因而太极拳论的阐述的理是《道德经》中所阐述的特殊的理,即柔能胜刚,弱能胜强。王宗岳在研究前人的基础上,指出了如何才能实现“柔胜刚,弱胜强”的方法。即太极拳术的标准和方法。

   “由着熟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焉”。在这里王宗岳提出了“太极拳”修炼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学着(招)阶段。什么是着(招),就是学接手功夫,也可叫“粘着”、“ 黏着”。虽然太极拳不是靠招胜人,是靠势胜人。但

   学招又是入门的必由之路,这是辩证的统一。大凡无论什么拳术,都是从学招入门的。各门各派都有自己独特的招法,而太极拳的招法就是“走”、“粘”着(招)法,用时就是“急应、缓随”。但这个“走”、“粘”招法中确可分出上百种接手走化的具体动作和运动路线。通过这些着法的熟练掌握,使身体能在僵硬状态下逐步松开,去僵求柔,来适应着法的需要,就是能够逐步由做不到位到做到位。这个过程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王宗岳在这里用了一个“渐悟”的词,和“渐悟”对应的就是“顿悟”,为什么不能“顿悟”懂劲?像“佛”家修炼就有“顿悟”之说,就是在练功时突然有一天在练功中“茅塞顿开”,所谓“开了天目”上了一个大的台阶。而太极拳为什么不行呢?因为太极拳的懂劲是在和对手的对抗中逐渐上身的,他是不可能在不懂招法的情况下突然能做到“懂劲”了。开始是师傅言传身教,告诉你身法如何达到要求,如何用“心”学拳练拳。每一个动作如何动,为什么这样动,并且亲自示范领着你走,在推手中给你喂劲。这个过程,也是检验学员“悟”性的时候。有的学员(徒弟)领悟的快,适应的快就叫做“悟”性好。他能辩证地吸收,能够对每一项要求融会贯通。对在“拳”中某一势的一个动作指出了毛病,他能够自己联系到其它势中的动作中所有的毛病,能自己改正过来。每改一个毛病,能“悟”出一个道理,并能 “体”悟出不同于以往的感觉。这就是一个小的“顿悟”。而正是一个又一个的小的“顿悟”连结起来成为“渐悟”过程,形成由招熟到懂劲的过程;由不懂接手不会接手光挨打,到少挨打,逐渐到不挨打的懂劲过程。这个过程没有“恒”心是坚持不下来的。常言“万事开头难”。其实难就难在现实与想像不能统一的时候,你能不能变通过来。既使一些有文化的人,看了很多理论书籍,在进入的时候自己想的与现实学的好像不是一回事,出现迷茫。不知道现时学的是为以后打基础的。往往一些为提高素质的修炼方法,与技击表面看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而只有等到身上懂劲后,才能体会出来。就像一些速算能力很强的人,他也是从1、2、3、4的单数开始学起一样。没有基础或基础打不好,既使盖起一座楼房,也是危房,随时会倾倒,不能光看它表面雄伟壮观。这些道理能够与现实变通过来,就不感觉难了,或者感觉难但不会退缩了。

   到了懂劲阶段,再往上升,就像上台阶一样,无论是身体自我感觉还是在和别人交手中,对方的感觉。劲路的转换上升,是像螺旋阶梯一样,每上一个台阶都会明白出一个很深的道理,并能指导你往更高的台阶和更深的道理去探索,也可以说能达到“自学”阶段了。在和师傅的交手中,虽然你的功夫没有师傅的功夫深,但师傅能领着你的劲往前走了。就像攀登高峰,不远万里来到了主峰脚下,剩下的就是如何攀上去。到这时你回过头来,往回看看开始学习的过程,就会感觉,没有以前的基础,上山是不会这么顺利的。就像从平原到深山的路途遥远,你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不是坐飞机或汽车来的。这个走路的过程,会对你上山有很大的帮助,都是上山,你会觉得上一个台阶很轻松。而坐飞机去的上一个台阶都会感到气短。就是在上山过程中,也是一个神位,一个神位,穿过去拜的,正因为你觉得轻松,才会比坐飞机汽车去的人上的更高。才不会觉得难,才会更有希望到达顶峰,达到神明阶段。

   为何用“阶及”呢?因为懂劲后身上的提升是整体的,不像懂劲前,它是由零星的、松散的逐步汇聚,使你到达懂劲阶段的。懂劲后每一次的“转换”或叫“换劲”都是整体性的一次提高。像上一个台阶似的,整体提升了一个高度。有人把“太极拳”分成三层九段,有的分为五个层次或七个层次。这些都可以说是某个人或某些人的个人见解,能见到多少,定的东西就不会超过其所“见”所“悟”的高度。他们所指的“神明”并非是一个高度,而王宗岳所指的“神明”是用“太极”之理来阐发的“神明”。并不是一般地“能将人发于丈外”,或叫“沾手而应”等。是比这样的层次高的多的层次。是达到“无”的状态下的功夫。最浅显的说法叫做“无招胜有招”,而且还只是一个小的方面的说法。真正“神明”阶段,便是“大方无隅,大象无形”的高度。

   然而要达到这样的高度。非用力日久,不能贯通。“太极”十年不出门,并非只是一句口头禅,而是实实在在的形容。凡想在短期内能达到“峰顶”的人都是妄想。凡承诺“三、五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能让你功成者,都是骗人的,若你想用很短的时间学会一样功夫,那你就不要来入“太极”之门,其它所谓功夫门派五花八门有的是,但都不是真的“太极”功夫。等你进入“太极”之门,真正达到接近“神明”的阶段的时候,你将会笑看人生和“悲”心长存,有的甚至会把一生学到的“功夫”扔掉,而从“头”开始。会感到一生说过许多话,讲的理都是错的。但他对平常人或刚踏入“太极”之门的人又都是对的。你再讲话和阐发任何“悟”理就是人们理解不了的“理”了。所以你也就不再开口去讲了。故老子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有许多人说杨露禅把“拳”打慢是为了适应当时“八旗子弟”和年龄大的需要,就连一些名人也这样认为。这是只看到现象,没有看到本质。就像大象走路,看起来很慢,不像蚂蚁的腿灵活一样,可大象的一步要让蚂蚁狂奔多少步啊?杨露禅是把“拳”打大后,才出现的情景,“旗人”跟着去学又是另一会事儿了。你看见的快是小河的溪流,巡徊于山川,石缝之间,等它汇成大江大河了,就只能看见其缓慢的流淌了。再到大海后,雄伟的海浪只能在有岸的地方才能看到它的相貌,大海之内就什么也看不到了。王宗岳在提出“拳术”标准后,紧接着提出了如何才能达到这个标准。下面一段从具体的手法、身法、劲路的走向等方面去阐述太极拳是如何能成为无敌拳的。

   “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这是告诉你如何接手。第一要神虚领,手顶劲。就是首先神要领起来,要全神贯注。眼为神之苗,两眼要密切注视对方的微小举动,所谓“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主要是从神上说的。用自己的神罩住对方,并能观察到对手内心的活动。通过其眼神和身体的微小动作,就能判断出其力点所指和劲路方向。同时有的放矢。假如眼神观察出现失误,通过手的接触来摸清对方之劲,所以手还要接住对方之劲,做到不顶不丢,就是捧着点儿。这样能够直接验证眼神观察的正确与否,并通过手的接触从触觉上来判断对方劲力走向。以便做出正确的反应。第二要气沉丹田。采用腹式呼吸,这样才能做到动中求静,临阵不乱。俗话讲“沉住气”。再者只有气沉丹田,才能做到上虚下实,稳固下盘。这里的气非中医所指之气。拳术中的气是和劲力联系在一起的,所谓“意到气到,气到劲到”,气沉丹田并不是指呼吸之气能够沉到丹田之处。呼吸之气只能在肺部,用腹式呼吸只能延长呼吸时间,压迫膈肌下移,从感觉上好像在丹田处,实际这样的气在任何地方都沉不住,他是遍布全身的,沉在那里都是憋气。而气沉丹田之气,专指“能量源”,是催劲的介质和先导。同时丹田之说有多种说法:有上中下丹田之说,位置有头、胸、小腹之对应说,也有胸、小腹、涌泉之说,你究竟把气沉到哪里?大部分人认为是脐下1--3寸部位,任脉与带脉的交叉点。其实气沉丹田在打坐中必然要沉到小腹部位的丹田处,但在站立的情况下重心要达到脚底脚跟部位,有的门派要求沉到涌泉穴。这里关键是如何能使身体站得更稳,在自己受力时把对方的来力吸引到脚下,通过传导使劲到地下,又通过地的反弹作用,把劲反弹上来,使劲作用于发力点上去。这一过程怎样才能最快,最有效、最省力等。气沉丹田之目的主要在这里。第三要不偏不倚。多数人都认为王宗岳要求立身要中正,不歪不倾斜,不偏离中心。但这只是其一。另外最重要的是应敌时一定要正面对敌。只有做到正面对敌,才能做到我顺人背,并且以我之不偏对其偏,以我不倚对其倚。对于自身讲,只有不偏不倚才能旋转自如,不易倾倒。第四是忽隐忽现,讲了接手的技术,在对方来劲时要隐藏自己的劲,顺其而接。若对方不给劲,要用虚招给对方一点力,试探对方的劲,虚中有实,若对方无准备的情况下就虚变实了,将其发出。若对方有备可起到吸引对方劲的作用----“调虎离山”、“引蛇出洞”把对方的劲调出来,从而达到“引劲落空”的效果,以便予以还击。为何用忽隐忽现不用时隐时现呢?因为其是一瞬间之变化。往往隐现

   变化多次都是一瞬间之事。并且隐和现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相对于对方来劲我即隐藏但并非不用劲,而是顺着其劲力方向而走,使对方感觉不到劲,待对方感觉到劲时为时已晚,已达到我顺人背了。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这几句话则深刻体现了“粘、连、黏、随”的打手法或叫推手法。“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有多种解释。我认为在这里王宗岳重点强调了平衡之法,引化之法。从平衡之法讲,重心在左侧,左肩、左手必须要虚,而右手则是实的。反之,重心在右侧,右腿是实的,右侧肩、右手必须要虚,而左手则是实的。它是对称的平衡。进一步强调了上虚下实。在拳术中讲打人要打其实脚,只有打其实脚才能使其拔根。反过来讲,我左脚实了,对方的力过来上边确是虚的,就能旋转,就能引化来力。当左脚为实时,左手的劲一定要传递到右手上去。这样就能达到旋转自如引化之目的。下面“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低,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则突出了拳术通过锻炼后的身法和引化特点,人往高处走,我引的他更高;人往低处走,我则引的其更低;人往远处走,我则引的其更长。三个更字实际是破坏对方重心之意。但是不能退,退之则愈促,就是越退越被动。要以退为进,退中有进。假退真进。总之拳术的初级功夫到懂劲阶段,应当做到以上这些。到达中级功夫就达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高度的灵性,由松沉上升到轻灵,进而透空。皮肤的灵敏度达到蝇虫不能落的程度,高度的知觉和快速反应能力,在与对手接触中连一羽都加不进去。我想这时才会真正步入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的最高境界。但我辈所追求的太极拳应该是:“上德若谷”。“道隐无名”。“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