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
 

体悟太极拳中和之道

吴澹 徐世梁 2011-1-25 10:33:47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宗传统太极拳  的修炼,讲究以中和为贵,是守  中处和之道。这和中国传统思想  文化是一致的。在中国古代哲学  思想中,“中和”是极其重要的内  容。《周易》多次强调了“中”与  “和”的作用。《周易》中云:“保  合太和,乃利贞”,意指阴阳虽然是对立的,却又是统一  的、  合和的。这种合和是天地大化的条件,有利于万物  的生存和发展。在儒家思想中,“中”、“中庸”、“中和”  都是极为重要的概念(参看元代李道纯的《中和集》)。  《中庸》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在其第一章中强调了中和的  重要性:“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  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朱熹注曰:“喜怒哀乐,情  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  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大本者,天命之性,天  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达道者,循性之谓,天下  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见《中庸章句》)“中”是  “道之本”,“和”是“道之用”,只有在中和的条件下,天  地人才能各得其位,万物才能发育成长,天下万事万物  都离不开中和之道,而在传统太极拳术中,守中处和是  其主旨和精义。

   在儒家思想中,中和是通贯于自然、养生、社会政  治等各方面的大法,正道。在《说文》中“和”从中和  声,其本义当与饮食或农作物有关,而在古代,农作物  的生长过程中阴阳和谐,风调雨顺是极为关键的。《说  文》“()”字下曰“调味也”,段玉裁注曰“调声曰(),调  味曰(),今则和行而()、()皆废矣”,这三个字都从“和”  得声,意义有相通之处。“益”指调酒之浓淡或调味的器  皿,即把不同浓淡或味道的事物加以调和,以达到最佳  状态:《说文》“()”下曰“调也”,其意义与乐器有关。  从生产、饮食、音乐进—步又被用来指人际关系,引出  “礼之用,和为贵”之说。《礼记·乐记》中对“和”有  如下论述:“乐以和其声”、“大乐与天地同和”、“乐者,  天地之和也”、“合生气之和,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  期,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畅交于中而发  于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也”、“八风从律而不奸,百度  得数而有常,小大相成,终始相生,倡和清浊,迭相为  经”、“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乐  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勿与争也”,已将“乐和”与“礼顺”相联系,而且虽然是讨论音乐,  但其实许多内容与太极拳拳理有一致之处。传统研习太  极拳的方法是运用自身体内的神和气、精和液、呼和吸、  动和静,选择好的时间和环境,通过修炼使纯阴和纯阳  结合而成“中和之气”,使自己归回返还“中和自然”的  本性,平时修身养性,以德为重,待人诚信,不与人争,  处处时时事事都讲谦让,尊重他人,使自己德智体全面  得到修养,以“中和”为质,成“中和”之材。

   董仲舒说:“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 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大美以养其身”、“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见《春春繁露》)。养生与治天下俱要遵循“中和”之道。

   荀子则直接说“中”就是“礼义”。《荀子·礼论》云:“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伤。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而《荀子·儒效》中又说:“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谓中?礼义是也。”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所主张的人生理想,“治国、平天下”是其最高目标,而中和之道在这方面的体现尤为集中。《中庸》说舜“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并认为他是“大知(智)”。史书上记载尧舜、舜禹行禅让之时,都要告诫其下任“允执其中”。《孟子·万章》云:“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末之见。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商颂·长发》中称赞汤“不竞不练,不刚不柔”。《周书·洪范》中记述箕子向周武王介绍王道时有“建用皇极”之说,《尚书正义》解释说“大中之疲乏,立其有中,谓行九畴之义”,所谓“建极”就是“立中”。而箕子又进一步阐释:“无偏无陂(颇),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天侧,王疲乏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儒家心目中理想的君主都是具有中和之质、遵循中和之道的大材、帅才。

   中国的道家强调,矛盾双方相生、相辅、相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中主张“守中”和“不争”,认为“夫唯不争故无尤”(见《道德经》)。传统太极拳亦如是:技术上主张不与人,舍已从人,沾粘连随,不丢不顶,虽不取胜于人,亦不败于人也。中国的佛家则把其出家人称为“和尚”,“和尚”本是从梵文音译而来,但辗转变化,最终定为这两字,想必也有要“以和为尚”的意思。中国的中医理论也主张阴阳调和,“以平为期”,其实“平”与“和” 有相通之外,都是指要对矛盾双方加以调和,《黄帝内经》中于此多有论述:《灵枢·终始》中说:“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侯若一,命曰平人。”《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什么是中?中是事物的量,是量的最佳状态。其一是数量适中,不多不少,正适宜,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其二是位置适中,排列得当,不偏不倚,不错不乱,主次各得其位。什么是“和”?  “和”是事物的“质”,是质的最佳状态,矛盾诸方面在统一体中,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处于和而合、和而睦、和而谐的状态,互需、互补、互济,万物得和而生、因和而长、赖和以存、失和则争、失和则病、失和则败、失和终亡。这是铁的规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中是和的必要条件,只有数量适中,位置适当,矛盾诸方面才能和谐相处,各扬其长,互补、互济、互助、互爱,欣欣向荣。事物质与量的完美统一,就是“中和”。如上所说,中和的状态,在自然界、社会和人体广泛地、普遍地存在。在人体内部,则表现为五脏六腑功能协调,四肢百骸配合正常,“阴平阳秘”,阴阳平衡,身心安泰。中和之状态真是妙不可言。

   世界上一切事物均有其正反两面性,而且是在不停不断地运动着、变化着。有中就会有不中,有和就会有不和。在数量和位置上,过与不及,均为失中,不中则不正,不正则失衡,失衡则失序,失序则相倾,倾则散,散则乱,乱则败,故不中必不和。既然不中不和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十分不利,而中与和对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又十分必要。所以我们研习传统正宗太极拳术之朋友,也应采纳吸收这两个好方法,应用到拳术中来。始终保持身法中正,动作柔软而和顺,刻刻留心,以“守中处和”为主旨。“中和”才是太极拳的正法。

   《说文》“中”字下曰“中者,内也,从口(围) |,下上通也”,“内”字下曰“入也”。段玉裁“中”字下注曰:“中者,别于外之辞也,别于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或引而上,或引而下,皆入其内也。”由此可知:太极拳练内功守中之义,乃由内里(内功)求之,或上或下、四面八方皆由内里的功夫(内功)引而出之,不在外面,太极拳在内而不在外,务必守中处和而勤加研习之。太极拳名家杨澄浦的长子(铭)曰“杨守中”,吴鉴泉之子亦叫“吴守中”,看来太极拳之妙境,竟在“守中”二字。“中”、“和”才是我们练习的正确方法和目的。太极拳之身讲究中正安舒,友撑八面,动作要求松沉柔顺,用意不用力,轻灵圆活,亦是本于中和之道所追求的核心(太极拳理法)。郑作。

   《说文》“和”下曰“相应也”,即调和、和谐之意也。  “和”者顺也,谐也,不刚不柔也,不软不硬也,阴阳协  调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也。《中  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太极  拳之道为何物?道也者,不阴不阳,不动不静,虚实动  静,统一成一体,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是本体,动  是应用,动中求静、内外相合是太极拳中的中和之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守中处和也是太极拳之  精奥所在。静中动和,和者中也,中者和也。这个致中  和的过程,是在静功中练动功、在动功中练静功的过程,  是我们修炼太极拳时用意不力,仔细感受轻重浮沉的悟  学过程。但这一过程也并不排除斗争。《国语·郑语》云: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中,故能丰长而  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  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更四支以卫体,和  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  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夫如是,和之至也……声  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韦昭注:“和,谓可否相济。”《左传·昭公二十年》晏子向齐侯陈述了味、声与君臣之间的“和”,并强调了“和” 与“同”的区别。太极拳中要经过适度的、恰如其分的斗争方式(两人对抗的技艺和十三法技巧),去实现人我相参、中和统一的状态,练习之初,用大运动、超负荷、大开大合的大低架子练苦功夫,而渐渐趋于紧凑,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单操训练及两人对抗、推手等。斗争是致中和的手段,致中和是斗争的目的。在斗争的过程中,仍然要遵守“中和”的原则(讲究身法、舍己从人、不卑不亢),明中和之理(不可击人,也不被人击中),抱中和之心,练中和之气(养气蓄力,气沉力松,养正气、元气、中气),增中和之功(哲学思想、拳理拳法),致性与命之中和(修身养性,修心炼气,尽性至命),即可达到祛病健身、益寿延年,此正如张三丰所谓:“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见杨澄浦著《太极拳使用法》)。学习太极拳的朋友说得好:太极拳锻炼的至高境界不是操练肌表的下乘法,亦不是攻防技能的中乘法,而是身心合一、性命双修、善于修身养性、益于健康长寿、且以处中守和为宗旨的上乘法。这才是我辈学人真正正确的目的。由于我国和平环境人民生活渐入小康,太极拳用于公民健身是再好也没有了。

   练拳时,外面形式之顺,是内中神气之和,外面形式之正,是内中意气之中。静极而生动,丹田之动,乃是外来之气动(其实还是意动)。群阴剥尽一阳来复,是阴之静极而生动。丹书《练己篇》云:己者,我之真性。静则为性,动则为意,妙用则为神。不静则真意不动,真意不动而何有妙用。动者是真意,练拳到至善处,亦是性至静,真意发动而妙用,即是神也,性静意动,神之妙用。因此,太极拳达于高级境界时人称“一片神行”,机灵不已。

   如今时代进步、科学昌明,冷兵器时代已然过去,拳术武学应用于健康、为全民健身服务才是正途。中华民  族历来爱好和平,以“和”为贵,“中和”是中华民族优  秀传统文化之精髓,而且生产、日常生活、养生、治国  理民等各方面都是一以贯之的。在太极拳的习练中须以  “中和”之法为指导,性命双修,才能达到健身体疗的目  的,同时我辈不仅应在习练太极拳时以“中和”之法为  指导,更应以此法行之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拳术之  修炼与日常生活之修养应是一体的,更推而广之,“中和  之道”在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生产、生活中也应该是  适用的,所以说:一身和则一身健,一家和则一家安,一  国和则一国强,全球和则全球太平。总之,以和为贵,以  中立身,中正中和,才是我们习练正宗太极拳之正途正  法、做人立身之根本也。

   古老的太极拳术博大精深,涉及学科甚广,如包括  儒、释、道、武、医、兵等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生理  学,运动力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等。研习者往往用尽  毕生精力,也难穷尽其中之奥妙。所谓“闻道有先后、术  业有专攻”,学习者众多,而体悟亦各有侧重,各有其长,  各得其所。以上是我们研习中国传统太极拳过程中的—。  点个人体悟,不揣浅陋,试谈一二,与同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