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诠释恩师王培生太极语录
陈兴波 2011-3-4 14:08:19
光阴荏苒,我的恩师王培生离世,倏忽五年,然而,恩师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声声在耳,思忖在心。恩师遗留精辟的太极语录颇丰。在恩师驾鹤西去,五周年忌日(二零零九年九月四日)谨择其之一,即“太极之道,减法惟要”,予与诠释,以此悼念恩师。
学太极拳,必须修炼,太极内功。何为太极内功?即:无形无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尽性立命。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可实现,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那么,怎样才能修炼成“太极内功”呢?必须真弄懂,真做到,“太极之道,减法惟要”。
学习讲的是增益,是用加法积累知识,而要掌握与身体力行的“太极之道”则是要用减法,减了再减,更减,一直减到并能做到“无为”的程度。无为的结果是无不为,无不为的结果是一切自然,运作、成长、成熟、成功。对于修炼太极内功的人们来说,“太极之道,减法惟要”的精神是讲这个减法。人生常常喜欢加法,追求加法,然而,有些时候减法比加法更加英明,更加智慧,更加必要,更加有益。理想却更难做到。人的一生是创造获取积累和发展知识、能力、经验、财富、地位、成绩、事功、威信和影响的过程,是做加法的过程。但也同样是做减法的过程。减少幼稚,减少贪欲,减少妄想,减少斤斤计较,减少不切实际,减少吹牛冒泡,减少大话弥天。
人随着自己的成熟与长进,需要做减法的越来越多。减少偏见、减少思维定式、减少夜郎自大、减少自我中心、减少吹吹拍拍的朋友、减少山头宗派意识、减少好勇斗狠、减少显摆风头、减少教条主义、减少装腔作势借以吓人,减少一切浮华虚夸、浮躁、盛气凌人、哗众取宠、夸夸其谈、低级趣味,减少意气用事、减少咋咋呼呼、减少玩物丧志、减少好高骛远、减少嘀嘀咕咕、减少牢骚焦虑、减少不必要的斗心眼、耍计谋。总之,是戒贪、戒气、戒一切不良的低下思虑。
炼太极体用功夫,即“太极内功”更须做减法,剪掉:凸鼓处、凹扁处、断续处、缺欠处、僵硬处、无谓的用力处、心猿意马处、主动攻击处、双重处、偏重处、偏沉处、偏轻处、偏浮处、双浮处、半浮半沉处、偏浮偏沉处、半重偏重处、半轻偏轻处、半沉偏沉处、半浮偏浮处……。
想想人要做这么多减法,你不能不叹息人性的险恶。想想你减掉许多歪门邪道、愚蠢蛮横、自讨苦吃,以后,一个简简单单的你反而更接近太极之道,你又不得不赞美人性的本初。
没有减法,就难得太极之道。做人,做事,做文,施政都要减了又减,小政府大社会,以一当十,市场配置要素,求真务实,不说空话,言简意赅,少说多干。减成无为了,再也不做任何无聊的,不智的,不良的,不好看的与无效的事情了,你当然高于一般人一大截子!你至少会高雅一些,从容一些,沉稳一些。于是,各种有意义的事情,合乎太极之道的事情也就做好了。这是何等的理想境界啊。
而那些整天无事生非的人呢?整天告急的人呢?整天搜集别人骂了自己什么的人呢?整天要求别人承认自己正确的人呢?他的是非、事物、事端,已经浓得化不开了,已经结了石了,已经堵死一切通道了,他还能修炼成太极内功吗?休矣,他只能一事无成,一无可取。
人性有各种弱点的,其中之一就是喜加厌减,嫌减爱加,小到一个家,一处住宅,添置的东西远远超过了实际的需要,却就是不肯做减法,弄得自家混乱肮脏,这种生活中的例子太常见了。
有些俚语也是讲滥用加法,不会减法的可笑。如:画蛇添足,越描越黑,弄巧成拙,越帮越忙,废话连篇,自讨苦吃,等等。
让我们从时间与效率的角度,再来想一想,恩师的语录:“太极之道,减法惟要”。精髓吧!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事也无涯。如果只知道为学日益,你最多变成一个书橱,仍然赶不上一张刻有大百科全书的光盘。你又常常被各种无聊的、纯消耗性的、无趣的滥事所纠缠干扰。你的一生究竟能拿出百分之几十的精力智力来从事你的视为主要的正经事呢?不放弃一些无聊琐事,你的人生还有希望吗?为什么有一些懂道的老人,尤其是修炼太极内功有素的人,显得更平和,也更雍容、更沉着也更智慧,这与他们做到了“太极之道,减法惟要”,以至无为是分不开的,与他们有所放弃、有所不理睬是分不开的。
至此,人的心理上得到平衡,生理上得到平衡、心理与生理得到平衡,做到了这三个平衡,也就实现性命双修,即尽性立命。
“太极之道,减法惟要”是一个警句,是对人生的启迪,是一个亮点、是一个智者的微笑、是个高峰。
请恩师在天之灵,冥视弟子们为弘扬太极文化精神、传承太极拳技艺、真诚奉献、公诸同好。
祝愿恩师的太极理念,太极拳技艺,永载武林史册,薪火相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