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太极名家高壮飞解密太极拳理法
全球功夫 2011-3-4 14:50:27
高壮飞,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委员,北京市武协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太极泰斗王培生先生入室弟子,中医主治医师。数十年武医同修,结合传统文化、中医理论、现代科学形成一套完整、高效、独到的太极拳理法体系。曾出版《千思百问太极拳》(与若水合著)、《太极拳的哲学科学与中医学》(香港心一堂出版)等专著。下文根据高老师为本网记者讲解太极理法时的谈话、参照高老师作品整理而成。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是中国武术中的一门博大精深的拳种,是“天人合一”身体力行的突出表现,蕴含养生与技击双重功效。它利用天地人的相互关系,运化出一套以柔化为主的拳架,既有规律性,也有协调性,自身与外界环境形成了相互统一,由思想意识到动作姿式,达到一个和谐体系。
太极拳的阴阳平衡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根、负阴而抱阳的辩证关系,太极拳是以太极图为运化模式,阴与阳在太极图中是同步的关系,也就是“冲气以为和”之意,也就是相辅相成之意。太极拳是太极(阴阳)的二进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归二,二合一,一归虚的周而复始。在形体方面,上肢与下肢是交叉配合的,也就是左右上下的协调,上肢是“上如浮云”的运动,也要有水的浮。下肢则是“下如流水”,是一种既有浮、沉又有虚实变化,与地球形成重力作用的运动,这也是身体平衡和稳定的因素。太极拳运动完全符合生物力学的原则。
太极拳的外形动作以柔为主,其关键在于运化了人自身的经络穴位功能,不但能网络全身而能与外界有感应功能,并真正能作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一点是应该作为中心思想来研究。其它锻炼方法,多注意形体和体能方面,是以大能量消耗为主的。而太极拳则不是,它是以尽量运用合适的能量,发挥以协调性为主的运化功能。
太极拳修炼大致可分神、意、气、劲四个阶段。“神”主要表现在眼神,要做到“进手,手追眼神;收手,眼神追手”,这样会保持拳架中正安舒,杜绝“过”与“不及”之病。“意”指意念,即以意行拳,意念与肢体动作完美结合,不仅太极拳,很多体育运动都采用“默练法”来提高运动水平,与此同理。“气”强调整体性,是一种场效应,以经络穴位的感应,来运化全身,我们可以说它是“以气运身”是一种意念的信息流,它网络全身内外,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经络系统)。“劲”应用于技击,通过修炼之后,产生“太极劲”,太极拳前辈、大师神奇的技击故事都是“太极劲”是直观体现。
经过多年的研修,我结合空气动力学和书画理论等相关学科总结出一套“空间运动”理论,太极拳的身外功法,有其独到之处,在书道中讲“分朱布白”,也就是笔划和空白,空白是很重要的,画亦如此,对空白处有“宽可走马,密不容针”之说,对空白处其气势可以理解。太极拳的动作姿式,也是由体形和周围的空间所组成,周围的空,我们叫它气场,可以形成气势,这就是体形动作是实,而气场是虚,体形动作是左脑的逻辑思维和运动系统所支持,而空白处则是形象思维,是开发右脑的思维。而太极拳论中提到的“以气运身”应该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体外场势为主的运化,练拳架或推手时,其思维活动不只是左脑的形体运动,而更主要的是右脑的形象思维,它才能有一个整体的运化,才能走出太极拳论中所要求的“一动无有不动”,“四两拨千斤”,“蚊蝇不能落,一羽不能加”的轻灵工夫。
上面介绍了关于太极拳的一些问题,这也是我们要研究的太极拳体系的内容。太极拳作为养生、健身与技击的一个完整的体系,不能分割对待。我们注意到物质流和信息流的关系。达到了对能量消耗的不浪费,因此而达到养生。同时在技击上也不外乎上述的原则,这就是太极拳的“全凭心意用功夫”的内涵。目前的科学发展,其中信息也起着重要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