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
 

浅谈传统太极拳基本功

世界太极拳网 2011-11-9 15:29:38

  太极拳的基本功是人们从事太极拳运动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活动能力,是力量、速度、柔韧、灵敏、耐力、协调能力等身体素质的综合反映。太极拳基本功扎实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技术水平提高的程度。在内外有别的传统教学种中,基本功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热身基本功;第二类是辅助功法;第三类是门内传授功法,按师训不宜公开。

   练拳前,身体的筋、骨、肉相对比较僵硬,所以要对手、肩、胯、腿等部位的关节、肌肉、韧带进行放松、拉长、揉活练习,使身体变为松、柔、软的状态,练起拳来就会觉得顺遂、流畅。这样练法有利于人体血气和顺,亦能提高练拳的舒适度,可以避免或减少运动损伤。练拳前的热身准备活动,虽然比不上门内功法重要,但也是太极拳技艺中需要练习的基本功之一。

   太极拳的辅助功法是介于热身基本功与门内传授功法的中间功课,是对拳架、推手、散手训练的补充,有单练、对练两种,是太极拳的基础功夫之一。杨式太极拳名师李光昭说:“杨家自已练拳是要‘势’而不重‘式’,这才是内家拳的根本。”武术圈有句话说:“千招熟不如一招精”。拳谚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用有限的时间专练较为实用的拳势动作,对提高太极拳技艺会有较大帮助。

   内传授功法包括桩功、胯功、呼吸功等,含金量较高,与很多书本、市面的教学影碟、网络视频公开的练法有所不同。在传统太极拳的功课中,从热身基本功(手、腰、腿、脚的拉筋、伸骨、活络等)到内传功法(桩功、胯功、击打功等),有很多东西要学练,但由于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节奏较快的时间关系,难于系统完整学练。五桩(平行并立步桩、马步桩、弓步桩、虚步桩、根劲桩)、六胯(托胯、开胯、落胯、塌胯、坐胯、扣胯)、三步(前进太极步、后退太极步、横走太极步)是传统太极拳基本功之重,宜重点体悟,这算是真传一句话吧。在小成阶段内,安排练习的时间要占多于拳架套路。前辈说:一举手、一投足皆是太极。把太极内涵注入动作到位,身上自然有功夫。拳架是太极功夫的载体,如缺失太极内涵的拳架,练得再优美的动作都是花拳绣腿,太极操也。

   桩功是传统太极拳运动中非常重要的功法之一,为历代拳家所重视,故有“入门须站三年桩,百练不如一站”之说。杨氏太极拳的桩功有动桩、静桩两种,练到动由静生、动静互根。桩功分为门内秘传和门外教学的两种练法,传授中内外有别。桩功在养生中蓄精、培气、养神。桩功在技击中我守我疆、不卑不亢、以静待动、化打合一、因敌而变。

   内家拳界有“宁传十手拳,不传一手胯”的说法,将胯功的练法和用法当作珍贵的看家功夫,不肯轻易传人。太极拳名家郑悟清说:“太极拳一切动作的变化莫测全依赖胯的动作,以胯根为主宰,牵连发动全身运动。”胯的重要性体现在《十三势行功歌》中,头一句“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中的“腰隙”,从人体结构上说,“腰隙”是指腰椎与胯骨的契合处。此处轻微的变换不仅是重心的转换或调整,而且是发劲的源泉的变化。

   门内传授功法需要言传身教的授拳方式,太极拳是门内家拳,有看得见的形体动作,亦有不易观察的内功运行。有些内传基本功练法是如何具体运作,用文字词句来描述表达,其准确性的难度是很大的,故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说,难免有某些细节内容文不达意。所以说学生在聆听了明师的指教讲解后,还得在明师的同意下,用手抚摸一下明师示范动作时骨、筋、肉、皮的变化,这样学法心中有数,比较明白。很多太极拳爱好者,不懂为何要言传身教的道理,买来名师的影像、书本就开始模仿练习,非但达不到健身的效果,太极拳的功夫境界更无从问津,即使是对身体健康有微薄的效果,这些人也不可能真正懂得太极拳,如何进入太极拳之门。理论书籍只是起到一个指导作用,太极拳功夫是通过身知体悟的实践练出来的,拳论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亲传的弟子都不能各个练出功夫,自悟怎么能明拳理。我认为市场上销售的有关太极拳影像和书本,只是对太极拳的普及起到了一个促进的作用。出影像、书本的目的,只是指导人们修炼太极拳的一种方法。言传身教绝对不是网络教学中影音所能代替了的,每一个教练都知道,检验太极拳练到哪一个层次的方法,就是看你的功夫如何。前辈说:“教师不识此中理,难将武艺论高低。”“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功夫与叹息。”《拳论》说:“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

   有人借用“拳架就是活步桩”这句话不赞成练站桩,也不练其他基本功,只练拳架。所以练拳多年没有真正的收获,有的身体歪的还歪着,斜的还斜着,盘拳行步时不是象醉汉走路就是似老人逛街。糊涂的还是要糊涂下去,体悟不了虚实分明、上下相随、腰胯带领四肢运动、内外相合。不错,在某种层次来说,拳架是活步桩,而且是太极拳的主干,但前题是要有基本功作基础。当基础牢固了,有了步桩合一的功夫,练拳架才会水到渠成。如太极步的基本功没练对或没到位,“拳架是活步桩”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对练太极拳而言,是指先练出整劲,进一步再将整劲练活。内劲的基础劲是人身的筋产生的劲,筋的劲有感知,有弹力。筋在松的状态伸长是养筋劲为弹簧劲,骨在松加意感收缩内气入骨为沉劲。松沉劲由脚底贯穿所有关节骨骼直达末梢为通劲。这些内劲与松功有很大关系,放松,也是太极拳的基本功.它是太极拳修炼过程的首关,即所谓扎根功夫.评论一个人太极拳功夫如何,首先要看他放松的功夫如何.没有松柔,就没有太极拳特有的味道,不论那一派、那一式的太极拳,都对这个放松问题比较重视。比如:桩沉、下盘稳固的实脚,如果膝盖不大受力,是为松膝、松胯;如果化劲、发劲腰不大受力,是为松腰。如体悟不到这样的松膝、松胯、松腰,那就得在有关基本功中找答案。

   学太极拳好比读书上学,要有小学、中学、大学之分,各阶段学习内容不同,重点也不一样。一层功夫一层拳理,一层功夫一层技艺。才学拳,就相当于初进小学读书,特别要抓好基础课的学练,基础课就是基本功,这样才能目标清楚。如果从事竞技性的推手或散打练习,就必须在练习拳架和推手之外,再练习身体及身体主要部位的基本功夫和辅助功力,这样才能在推手或散打竞赛中得到好的成绩。

   现在,在一些人眼里,把太极拳看成了健身操,而忽视了它的武术本性。太极拳的学练也应与其它拳派一样,从基本功做起才是正轨。只有夯实坚固的地基,才能建起高耸的大楼。同理,基本功是提高太极拳技能的基础。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要经过由简单到复杂这个过程,练太极拳更要一步一步地走,要一层一层地练,没有牢固基础的奠定,没有每天持之以恒的数量,就没有正确质量的飞跃,这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我们必须遵守这个规律。

   有些人认为,我也不想正经学武术,只是想健身而已,因此,他们轻视基本功,而重视太极拳套路。每天只要把太极拳套路动作比划一番,就能起到良好的健身功效了。其实不然,若是“打拳不练功”,习练“健身太极拳”者,会因筋骨僵硬,经脉不畅,而有碍于气血的运行和充盛,从而削弱了太极拳的健康实效。现代城市工作之人因久坐而血气循环差,如果不把筋骨拉开,就直接蹲桩,效果是很差的,说不定还会蹲出毛病呢。部分太极拳爱好者因筋骨脆弱,缺乏坚韧性,而有碍于内劲的产生和蓄发质量。每天,在打太极拳套路以前,必须先练基本功。这是因为,平时在不做体育锻炼时,多余的气血都储存在内脏之中,我们通过做基本功,打开血脉的关口,把内脏之中备用的气血调动出来。使内脏振奋起来,以进入精、气、神高速运转的习武状态。使筋骨兴奋起来,以进入踢、打、摔、拿拳势动作的工作状态。这样,气血在人体经络中的分布就均衡了。

   我们只有把人体的四肢百骸都活动开,气血能运到梢节末端细小的指(趾)尖,才能在拳式的动作过程中,领悟到太极拳拳论所说的“用意(意气相随)不用力(拙力)”的真谛。由于做了基本功,使肌肉有力,韧带有弹性,关节更加灵活,全身骨架更加稳固。所以,在闪、展、腾、挪复杂的套路动作演练过程中,可以起到防止软组织拉伤和关节扭伤的保护作用。

   手指有麻木感是肩、肘、腕、掌、指的关节没放松,其次是自身气血不旺造成气血不畅,梢节供血不足所引起,尽量放松去做,实在受不了可换另一只手再做,以后逐渐就好了,初练内家拳法有麻感是正常的。如肩膀酸痛、腰腿酸痛等,亦是因为筋骨强度还不够,而不是方法错。累是必然的,但也是阶段性的,累过去了就不累了,这才是正常的,但不要以为累是长功夫的标准,更不要去追求疲劳。初学基本功者,要经历一个脱胎换骨的身体功能的改变,所以,会出现酸、麻、胀的筋骨锻炼反应,此时,不要因为害怕身体各部位的疼痛而退缩不练了,千万要咬紧牙关挺过去。初学者的脉络细小,气血运行不畅,丹田元气储备不足,所以,练功以后身体显得特别疲倦,这是正常的练功以后的生理反应。随着习练时间的延续,我们的身体经过基本功的千锤百炼,就会逐渐由“铁”(软)变成“钢”(坚),就会使我们的筋骨和脏腑发生质的改变。到那时,在练功的过程中,非但没有了酸、麻、胀的疲倦之感,而出现真气旺盛,脑神清爽,内气鼓荡而顺畅的美妙拳境。

   在此提醒古稀之年的太极拳爱好者注意,为了确保在基本功锻炼中身体各部位的安全,防止跌伤,稳健为重,应删掉难度大的动作,如“涮腰”。或降低动作难度,如在做“前俯腰”时,腰只要弯过水平线就行了,不要像年轻时,把脸贴在小腿上,以免大量的血液涌向头部,而诱发脑血管意外的病症。

   伸筋拔骨,拉长四肢是练习太极拳的热身基本功,万不可强化激烈进行,更需长久坚持,感觉疼痛的大小,掌握好分寸。切记:“疼长,麻抽,酸别练。”

   有些人练习基本功时总想找丹田、气感、意感,这样会导致胸腹部不适、憋气等等。太极拳初学须知必要的拳理与概念,练功之事,首在认识,理解对路,惟练而已。比如什么叫气?通俗的说:气应该是人体肌肉在身体内逐步放松后,血液流畅了肌肉敏感度增加了之后感觉到的血液在机体内流动渗透的一种感觉罢了。又如什么叫真意?无意才是真意 。就像你下班回家你用得着想从那条路回家吗?肯定不用是吗?练拳也要到这个程度,不用时没有,要用时不用想就自然出来了,这就是真意。再如什么是血与气的关系呢?血就是气,气就是血。薛颠师从李存义,是民国初年时,形意门顶尖的人物,一身武功神鬼莫测,在他书中写道:“且吾人肉体中,最重要之物质,为血液,夫血液之营养份,非藉呼吸不能制造纯良鲜血质,因空中气分中有一种养料,名酸素,此质吸入内部,则使全体能起酸化作用,且酸素与细胞组织中的老废物,化合而为碳酸素,藉呼吸之作用以吐出之,空气中之新酸素吸入腹内后,则能使黑暗色之旧血液为深红纯良之新血液,辗转交流,循环全身,是即呼吸收效果目的之法门也。”这段话在说什么?白话一点就是:空气中有氧气,吸进去以后会跟血液结合,气血合一,一起循环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