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
 

山西“太极拳产业”方起步

山西新闻网 2012-2-20 12:01:27

  2月16日,记者从山西省杨氏太极拳协会获悉,该协会将于今年8月4—6日,在太原举办“中国·山西第四届传统杨氏太极拳国际邀请赛暨山西省杨氏太极拳协会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该协会会长杨斌表示,此次国际邀请赛将是我省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大、普及面最广的武术赛事。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据了解,目前世界上练习太极拳者有两亿多人,其中80%的练习者练习的都是杨氏太极拳。而作为全国成立最早的省级杨氏太极拳协会,从1982年创立至今,山西省杨氏太极拳协会已整整走过了30年。

   众所周知,杨氏太极拳发源于河南,其创始人杨禄禅是河北人。那么,我国最早的杨氏太极拳协会因何会成立在山西?山西与杨氏太极拳有着怎样的渊源?杨氏太极第六代嫡系传人、山西省杨氏太极拳协会会长杨斌为我们讲述了一段尘封的历史,以及山西太极拳的发展现状。

   杨禄禅始创杨氏太极拳

   谈及杨氏太极拳的历史,杨斌如数家珍。他说,时至今日,太极拳之所以能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拳种,正是得益于当年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禄禅勇敢打破太极拳不外传的陈规禁忌。

   杨氏太极拳由河北人杨禄禅 (1797年—1872年)所创,杨禄禅因家贫,自幼便在河南焦作人陈德瑚开的药店做工。陈德瑚略通拳术,偶尔演练,自幼好武的杨禄禅便恳求陈教习。陈德瑚见杨禄禅为人忠实可靠,便推荐他到自己的老家河南焦作陈家沟找一代大师陈长兴处学习。但迫于拳不传外姓的家规,杨禄禅只能在做工之余旁观,无人时私下练习。久而久之,竟有所得。后被陈长兴发现,见其是可造之才,便打破陈规,正式收杨禄禅为徒。其间,杨禄禅曾18年间三下陈家沟,深得陈氏太极拳的精髓。

   杨禄禅40岁时,经人介绍,进京教拳。有各路武林高手前来切磋,均被其击败,人称“杨无敌”。他的弟子多为王公贝勒,考虑到这些人的身体素质和保健需要,杨禄禅将陈氏太极拳中的一切高难度动作改为姿势较为简单,动作柔和易练,既适合长衫人练习,又益于健身的“太极拳小架子”。此拳一经传出,学者甚多,风靡京师。

   杨斌告诉记者,杨禄禅最大的贡献在于把陈氏太极拳老架改编为简单易学的“太极拳小架子”,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改造,使太极拳走出了山林荒野、江湖之寓,实现了太极拳、太极文化的社会化、主流化,这样的历史功绩怎么说都不过分。特别是他并没有留下打死多少人的所谓的武林掌故,而是以辛勤努力,展示了一个人通过太极拳架、太极内功、太极道的长期熏修,所能展示出来的无限生命潜能和生命智慧。

   与山西有不解之缘

   杨氏太极拳集陈氏太极拳之大成,风靡全国。但纵观杨禄禅一生事迹,与山西好像并没有多大渊源。那么,山西因何又会成为我国第一个杨氏太极拳协会的诞生地?杨斌说,杨氏太极拳与山西的渊源还得从上世纪50年代其祖父杨振铎移居山西说起。

   杨振铎是杨氏太极拳的第四代嫡传人,为杨禄禅曾孙。杨振铎现任国际杨氏协会董事会主席,全国武术协会名誉会长,是国家武术中心的特聘专家。1992年当选为中国当代“中华武林百杰十大武术名师”。2009年,被国家武术中心授予武术九段最高段位,是杨氏太极拳的集大成者和一代宗师。

   1951年,杨振铎移居山西,开始在太原市传授杨氏太极拳。最初授拳对象主要是部分领导干部以及各地(市)、县来省委党校学习的干部。从1971年起,到太原市迎泽公园面向社会义务授拳,几十年如一日。

   杨斌告诉记者,杨振铎先生最大的贡献除了著书立说、教习弟子外,还成立了山西省杨氏太极拳协会。“当时成立协会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学习交流,推广杨氏太极。当时协会规模不大,有会员274人,旗下仅有太原市一个直属分会。”

   杨斌回忆说,虽说规模不大,但研究会成立的消息一经媒体发布,还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国内外反响强烈,全国许多地方的杨氏太极拳爱好者纷纷来函来电,要求提供学习资料,有的则要求到山西太原直接学习太极拳。“尤其令人高兴的是,波兰、爱尔兰、澳大利亚的很多太极拳爱好者也来信联系,表达他们热爱中国传统武术、立志学习太极拳的愿望和决心。这些情况都足以说明,杨氏太极拳不仅在我国民间,而且在世界各国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杨斌告诉记者,协会成立初期,杨振铎率弟子走遍全省,举办了大量的太极拳培训班,传授原汁原味的杨氏太极拳技艺,所到之处受到当地政府的热情接待和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竭诚欢迎。在培训班结束后,各地的太极拳爱好者纷纷成立市、县分会,使成立初期的山西省杨氏太极拳协会开始在基层扎根,山西也与杨氏太极结下不解之缘。

   杨氏太极拳走向世界

   杨振铎先生从1982年创立全国第一家省级杨氏太极拳协会至今,已整整30年。如今,杨氏太极拳已普及到了全省各市县,从城市普及到乡镇和村寨,山西全省每天参加太极拳晨练者遍及三晋大地,成了全民健身活动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杨斌说,30年来,山西省杨氏太极拳协会的影响已从山西扩大到全国,甚至远至欧美、东南亚等地。“起初是在国内接待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个别的太极拳爱好者学拳。1985年9月,应邀参加新加坡武术总会全国第二届太极拳观摩邀请赛,在会上表演。会后开办太极拳学习班,向300多名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太极拳爱好者授拳。应邀到国外教拳,自此,一发不可收。”

   1986年夏天,杨振铎先生应法国太极拳协会邀请,前去巴黎教拳。法国及邻国西班牙、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等18个国家的太极拳爱好者300余人参加学习。此后,1987、1988、1989年连续3年到法国教拳。法国太极拳协会会长莫尼克先生聘请杨振铎先生担任法国太极拳协会名誉会长……“近年来,杨振铎先生常年在国外教学,普及杨氏太极。对杨氏太极拳的传承与推广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喜的是,目前,全世界学习太极拳的人数已超过两亿,而其中80%练习的都是杨氏太极拳。”

   太极拳是块“大蛋糕”

   虽然世界上习练太极拳者有两亿多人,这一拳种也已成为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响亮品牌。但太极拳的产业化进程却远远落后于韩国、日本的一些武术项目,其产业开发已落后。

   如何把太极拳这一无形资产变成有形资产,杨斌一直在为此而努力。

   美国社会预测学家约·奈斯比特曾说,“未来社会必须使‘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保健也将趋向‘医疗自助’。而太极拳正属于‘高情感’活动,也是‘医疗自助’的绝好方式,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由此看来,太极拳无疑可以形成不小的产业,是一块“大蛋糕”。

   杨斌说:“有人说,在知识经济时代,‘共识’即财富。假如,中国有10亿人‘达成共识’,且每人愿付1元,则短时间内简简单单就会聚集起10亿元。若10亿人都提前30年学太极拳,每人这30年内因练拳身体健康而少付医疗费1000元,则等于为社会创造了1万亿元的财富。目前,全球已经有1亿人练太极拳,1亿人的商机。”

   在杨斌看来,太极拳不仅是文化,也是一种商品,太极拳走向产业化和市场化是必然趋势。话虽如此,但杨斌坦言,要想将太极拳文化产业化,难度很大,阻力很多。

   “首先,杨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就是舒展大方,缓慢匀和,受众面广,而随着世代传习,杨氏太极拳已经传到了大众阶层。现在大多数人都觉得,公园里、广场上,太极拳到处都能学到,花钱学太极人们接受不了。在全国大中城市,跆拳道等国外武术项目的培训到处可见,其学员也是络绎不绝,但真正的太极拳培训机构却是凤毛麟角,参与者也很有限。因此,大众化已成为太极产业化的一个掣肘。”

   除了大众化外,杨斌说,在太极拳产业化方面,他们刚刚起步,资金和经验都有所欠缺,发展起来确实力不从心。

   “太极拳的普及推广需要大量资金,而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健康消费投入比例也越来越大,只有以社会的力量来发展太极拳才能形成长久的持续性的生命力,太极拳才能得到更大的飞跃性发展。而我们目前能做的,一方面是很好地继承太极拳文化,另一方面是把营销观念引入太极拳界,在这方面做一些推动工作。我们希望社会有识之士能和我们一起合作,共同打造我们自己的太极拳产业。”

   实现产业化还有待时日

   从去年年末到现在,杨斌一直都忙于筹备即将于今年8月份举办的“中国·山西第四届传统杨氏太极拳国际邀请赛暨山西省杨氏太极拳协会成立 30周年系列活动”。目前各项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杨氏太极拳国际邀请赛至今已举办过三届,也是近年来山西省太极拳协会主打的品牌活动之一。

   杨斌说,举办这样大赛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弘扬太极拳文化,增进国际交流,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太极拳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推动太极拳文化产业的发展。“我觉得太极拳要想做成产业,就必须找准定位,提高知名度和普及度。国际邀请赛这样的方式就很好,不仅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了太极拳,也让更多的中国老百姓看到了真正的太极拳,对于太极拳产业化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除了举办大赛提高知名度外,杨斌认为,太极拳产业化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首先,太极拳技术含量高,人的因素更大,特别是教练,因此要有大批的高素质教练和高级管理人才;其次是标准化,即技术有统一性、可重复性和可操作性,而不是玄之又玄的神仙之术,应当使每个人按照这套训练标准正常升级升段;另外是保持特色,突出这门技术的与众不同之处,其实战和对抗方式能吸引习练者们积极参与;再次是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创新机制,聚拢人才。”杨斌认为,要想尽快做大做强太极拳产业,必须要大胆探索太极拳文化发展的新路子,要按市场机制,以弘扬民族文化大业招引散居国内外的太极拳大师回归一处。借鉴韩国跆拳道的经营方式,集中管理,连锁培训,自主经营;也可借鉴美国体育经纪人斯坦伯格的经营方式,融太极拳的文化研究、竞技健身、修身养性、表演娱乐于一体,组建不同形式的太极文化沙龙。“总之,目前太极拳界各式拳家存异多,求同少;其健身作用在太极拳内部还存在很多争论,尤其是太极拳的源流之争尚呈白热化之势。所以,太极拳真正实现产业化还有待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