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
 

太极拳,事半功倍的12点建议!

搜狐体育 2016-10-11 15:34:12

  第一,找到真正的明师。明者,身体明白,心里明白,表达的也明白是也。有这三个明白,才能把你教的明白。

   第二,开始要认真学习并勤练老师所教的动作。不要急于求成。一些基本的单一练法实际是为后续能学好、练好,打好基础的关键。盘架子要注意形的要领必须正确。开始不要求效应。就是老老实实的练动作的正确性。

   第三,少看书。少琢磨。明白的老师就是一本活书。放着活书不读的人多矣!既然老师是活书。那么就要听活书的话。有的练法是一开始就求松,有的练法则是开始求动作的开合一致。入手方法以及后续练法也的确不是只有一个标准。认可了老师,老师怎么教就怎么做。

   第四,动作定型前,功夫出来前。少和别人交流。无论是坚持还是动摇。既然认准了就走下去。这正如上小学学过的那篇课文:“小马过河”。老牛说河浅,青蛙说河深。只有自己坚持走过去了,才最终知道到底是深是浅。动摇则等同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终一事无成。而既然坚定了坚持的信念,那么就更无交流的必要了。因为练法的不同,所以,没必要非得让别人对你的练法表示一一致的认可。谁最后抓住耗子谁就是好猫。

   第五,动作定型后,要勤习苦练,默识揣摩。功夫绝不辜负有心人。只要形是对的,在动静开合间都符合原理,方法正确,则体内自然会有效应。这是那些在形上做的不够而用其他方法出效应者所不能比拟的!此是真正太极拳功夫入手的确切途径。

   第六,方法可以有不同。但腰为主宰无不同。无论怎么练都离不开腰。一个明师如果说明不了“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间”的实质以及在练法上也不能够做到,则练不出太极之劲,必无太极之功!

   第七,功夫从下盘出来,练也从下盘开始。形意的三体式,八卦的转树,练的都是下盘。正确的太极拳练法也是从下盘的习练开始。下盘要练出单轻单重的大虚大实来。它的验证标准是能够随时随地的体现出迈步如猫行,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拿脚,迈步的既轻灵又沉稳的效应。同时,所谓的松,如果下盘功夫不够,则上体松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那种一开始就高高的架子的练法是不对的。练拳要把姿势下去,术语叫做“下势”。

   第八,没有一开始的这种本体的习练,就谈气,求气,有气,则皆非太极拳之气。身形步法正确了,体内自然有气会下去。久了,每一练时则气沉式低而架稳。反之,下势的同时,气息自然会也跟着下沉。这种效应即使平日里不练拳也会在腰腹之间感受明显。一动手拿脚,都能感觉到脊背和手脚都好似有筋相连一般,彼此成为一体,自然生劲。

   第九,功夫练太实了不对,练太虚了也不对。要在虚虚实实之间才是对。这需要一个漫长的阶段才能感受和掌握。此正如明师所说,太极拳练的不是力,而是那个意思。有了意思,动作里也就有了灵性。久了,出来的才是我们那个想要的内劲。

   第十,内劲出现之后,有利于对用意不用力的要求形成真正的感受和认识。此时练拳别有一番滋味。动作的合理不合理通过劲的舒服与否的感受会进一步得到体现,便能进一步的加以完善。

   第十一,拳多练自然好的。但是也要辩证的去对待。练拳是以养人为先,而不能以自损为代价。所以,要练中寓养,养中含练。练的时间长而能不疲劳,一个是练习方法正确,一个就是精气神充足。否则,多练无益反而容易受损。所以,练拳务必要循序渐进。

   第十二,学习太极拳术要尊师重道!能敬于内才能静。心静则神明,神明则气清,气清则松脱,松脱则体柔,体柔才能渐入佳境。能敬于外才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受到同门的认同。一个良好的学拳氛围与环境,是能够有所成就必不可缺的重要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