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
 

总是说“听劲、懂劲”,到底是怎么回事

世界太极拳网 2017-4-11 15:19:56

  什么是  听劲 懂劲

   太极拳内外双修,体用结合,是一门高深的武功修炼。练习太极拳除了练习拳架套路和内功之外,还要练习推手,进而过渡到散手。从而掌握太极技击功夫。

   练习推手,关键是练习听劲、懂劲的功夫。何谓听劲、懂劲?所谓听劲,乃是一种形象说法。不是用耳朵去听,而是通过双方肢体的接触去感知对方的作用力。我们知道力有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双方搭手,通过表皮神经即能感知力的存在。听劲要求用意不用力,要用沾黏连随的方法,轻轻接触,用心感知。接触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气要运到何处。要做到心静、体松、劲整、神聚、内气贯串。所谓懂劲,就是理解对方的劲路。这是在摸清对方劲路的基础上,利用太极功夫造成我顺人背的形势。从而为攻击创造条件。 

   太极拳主张后发制人,是有其科学道理的。“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意在人先,后发先至”。“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推手首先要全面了解对方的情况,切忌冒险盲动。通过“听劲”,了解对方,“了解”得越深,越全面,越容易发现对方的弱点和破绽。从而为采用“八法”克敌制胜创造条件。以静制动,绝非被动挨打,而是在静中做好一切应敌准备。当对方将动时,我则先动,使之不得发力。“彼之力方碍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内。” 彼劲将发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先不后,如皮燃火,如泉涌出。接定彼劲,彼自跌出。此所谓“借力打人”也!若对方已先动,可舍己从人,化引对方,使之失去重心,避实就虚,而以全力发放之。 

   懂劲的功夫,即是沾黏连随的功夫。而要做到沾黏连随,就必须克服顶抗丢瘪之病。推手时要舍己从人,用意不用力。双方搭手,轻轻接触,心静体松,内固精神,外示安逸。“须要从人,不要由己,从人则活,由己则滞”。感知对方任何一点点力,即要转化,不顶不丢。“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秤彼劲之大小, 分厘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工弥久而技弥精矣!” 

   也许有人怀疑推手时这种用意不用力的练法,会软弱无力,练成软手。会不会练成软手,就看你推手时是不是用意气去贯串。如果你的放松是用意气去贯串的,这种担心就没有必要。用意不用力,舍己从人,沾黏连随等练法,是前辈太极高手经验的总结,你若能按照这个要领,坚持练习,就能练出懂劲功夫,登堂入室,成为高手。懂劲功夫不光是阴柔的功夫,还要阳刚的功夫。所以说“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那么阳刚的功夫又表现在哪儿呢?陈长兴云:“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摧敌不捷。”高手身上充满混元之气,五阴五阳,刚柔相济,至刚至柔。在推手时,表现为:外柔内刚,如棉中裹铁,看似至柔,实则至刚。“柔运化、刚落点”兼备,其转化可于瞬间完成。又何来软手之说?

   懂劲即知阴阳,明虚实。明虚实,即能以虚化实,以实击虚,避实就虚,声东击西,忽轻忽重,忽隐忽现。使对方不知我之虚实,而我处处寻找对方之虚实。他实我则虚之,他虚我则击之。随机应变,听其劲,观其动,待其机,攻其势。处处占先,处处主动。 

   听劲、懂劲的功夫,是从推手中磨练出来的。不经过推手的练习,就不可能具备听劲懂劲的功夫。推手时人体保持松静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双方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首先要去除胜负心,去除任何紧张的心理。双方要抱着学习、探讨、研究的态度来练习。因为只有心平,才能气和,才能心静体松,才能神聚,才能虚灵,才能真正做到用意不用力,舍己从人,沾黏连随,不顶不丢,才能练出太极懂劲的功夫。如果不是这样,就难免用力,而犯“双重”之病。虽然也能练出一些功夫,但绝不是太极功夫。正如王宗岳所云:“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当然推手中进行适当的发劲、化劲练习也是必要的。但这需在懂劲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如果一上来就用力,就会越练越僵,越练离太极越远。 

   练习听劲懂劲,在推手时要敢于让对方进身。也就是说要练身上的功夫。一些人练习推手光是在手上划圈,不让对方的手接触自己的身体,拒敌于国门之外,还说什么“惜身如玉”,意思是不能让对方碰到自己的身体。这种练法只能练手上的功夫,而练不出身上的功夫。如果遇上高手,你是不可能不让他进圈的。一旦进圈,劲到自己身上,就无法化解了。因此,听劲懂劲的功夫应是周身的功夫,而不能光在手上划来划去。 

   胸腹的折叠和腰胯的旋转是听劲懂劲、化解来力的关键。这就要求腰胯松活、灵敏。“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渺,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要提起全付精神,凝神壹志,细心体察来力的变化,顺势而为,不顶不丢,无过不及,随曲就伸。如此练习,功久,身上极其虚灵,所谓“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说的就是这个境界。 

   《太极拳论》云:“由着熟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可见懂劲是太极拳入门的必要条件。只有真正懂劲了,才算入了太极之门。当然,懂劲功夫也是有高低之分。水平高者心气沉静,中定安舒,舍己从人,运用自如,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水平低者,反应迟钝,不能运化,被动挨打。所谓“棋高一着,蹩手蹩脚”。从某种意义上说,懂劲功夫即太极功夫。 

   其实,这些太极之理,我们的先辈早已说的很透彻了。为什么我们现在学太极拳还是有很多人违背先人的教诲,盲练瞎练呢?这是因为太极拳是实践性很强的运动。练一层功夫,悟一层道理,得一层奥妙。有的人看了不少太极拳的书,也知道不少太极拳理论,说起来头头是道,但一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这是因为他并没有实践的体验。所以说,刻苦练习才是最重要的。拳打千遍,其理自现。太极之理,往往是一看就懂,一做就错。为什么?因为你功夫未到,还没有真正悟到。只有你真正悟到了,才是你的东西。至于个别人,固执己见,自不在此列。还有一些人,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往往也难以练成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