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
 

太极名家论陈式“看家拳”

世界太极拳网 2017-7-4 13:41:16

  7月1日上午,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秦巍大师收徒仪式在焦作市举办,来自国内的十一名弟子参加拜师,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陈家沟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立发主持拜师仪式。秦巍大师要求众弟子严守陈氏先辈门规戒律,弘扬陈式太极文化,担当起传承人的重担,将太极拳发扬光大。

   焦作市陈式太极拳协会会长闫文胜、温县陈家沟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陈一华、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陈立宪长子陈沛林、温县政协副主席、文联主席严双军等到现场祝贺、见证,并就陈家沟陈式第十六世陈鑫、陈立宪大师对陈氏族人作为“看家拳”陈式太极拳小架的传承的贡献和重要作用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陈立法大师介绍说,秦巍老师今年61岁,系河南省陈式太极拳协会常务理事、焦作市陈式太极拳小架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家沟陈鑫太极拳研修院特聘老师。6岁起开始拜师习武,苦练基本功,学习了少林拳、洪拳、心意六合拳、十路弹腿,山东梁山硬气功等。1973年起,追随陈式太极拳一代宗师陈立宪先生习练陈氏太极拳一路、二路、三十二列、四十八发、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棍、太极双锏、八字交手法、内功心法等。经过四十余年的刻苦习练,深得太极拳理法、技巧之精髓、功夫纯正。多年来从事太极拳的研究和传播。其中弟子张桂英在第七届女子、第八届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中,获得女子组陈氏太极拳小架、陈氏太极剑一等奖。众弟子还展示了陈氏太极拳、陈氏四正拳、太极剑、太极刀。

   闫文胜说,陈鑫是集大成的太极拳名家,在其经典著作《陈氏太极拳图说》中,详细阐述记录了太极拳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严格细腻的技术规范,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古代陈式太极拳的技术要求与修炼方法。陈鑫一脉具有“传承严谨、德艺并重、文武双修、理技融通、练打结合”的特点。

   时至今日,被称为“陈氏小架”的陈鑫拳架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严格的技术规范和训练方法和显著的技击效果而被誉为“书房架”“功夫架”,被陈氏族人作为“看家拳”,倍受珍视。

   陈立宪(1923~1983)除继承了家传绝学外,均在解放前受过高等教育。为陈家沟陈氏第十九世中屈指可数的文武双全、德艺双馨、桃李遍天下的太极拳一代宗师。陈立宪大师深得家传《三三六拳谱》之奥秘,功夫醇厚,品德高尚。先生幼习家传绝技,考入西北工学院攻读土木建筑,毕业后入黄埔军校西安国术馆任教官。1949年后返乡先后从事中学教育、工程设计等工作。因其在家传陈式太极拳、家传正骨点穴推拿之术及建筑设计三方面有较高造诣,且在沁阳市、温县及周边地区功绩显赫而享有威望,被人们尊称为“陈三绝”。

   高级警官、刑侦专家 、一等功臣、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陈沛林说,父亲陈立宪为了陈式太极拳的普及和发扬光大,在继承先辈陈鑫、陈椿元、陈鸿烈传授的功夫和理论基础上,总结了自已一生练拳的经验体会,整理出了《陈式太极拳拳式讲解》和《陈式太极拳练习要领》,形成了自已独特的风格和理论。他提出:习练陈式太极拳的过程应分三个阶段:一是架式规范阶段。要求初学者认真学记每一动作的定式,要多摆姿势、多练基本功,牢记方位,不要强求裆口转换和意气配合,操之过急,容易使学拳者误入歧途。这叫“行其势之当然,顺其性之自然”。二是盘架领悟阶段,要求在盘架时注重一个“松”字,使形和意都放松下来而不散落。同时就每一动作的转换和意气配合,在盘架过程中,结合自已的体会,回想老师的教授,认真的去悟去揣摩,叫做“顺其性之自然,合其心之固然”。这一点很重要,要衡量一个习拳者能否升堂入室,能否称得上太极拳门生的标准。三是拆架上升阶段。拆架也叫拆招,拳练好了,一招一式都练出太极拳的特点和韵味了,太极拳的拳理就显现出重要作用来。“以形带气,以气带意,”要走上正轨的“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此时拳路的排序、拳架的定式已无关紧要,要在单招变化上下功夫,研究怎样以“中庸之道”处“阴阳开合”,以“形左实右”掩“虚实分明”,以“得意忘形”下“十面埋伏”。同时要加强功力的训练,体现“皮则鼓、毛则竖、劲则出”的道理。这叫做“合其心之因然,而深究其势之所以然”。这三个阶段之间相互关连,又各分初、中、高级,一步一层,循序渐近,坚持不懈,定能将太极拳与自已融为一体,达到“刚柔相济、周身相随”,形随意走、意随势变,“引进落空”,蓄发自如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