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
 

吴式太极拳入门初悟——师徒授受传统的当代教育价值

游景如 2020-7-9 14:25:22

  几年前,曾听一个女友说起过太极拳。当时,我认为那是“闲人做的事”,一飘而过,没有留下痕迹。年前,我听女儿说,她在五邑大学跟一位长者学习太极拳。我很好奇,想认识这位长者,一月中旬,便如约相见了。

   这是一位和蔼面善,鹤发童颜的老人。他就是五邑大学的退休教授李日星先生。从我女儿的学拳开始,谈起了太极拳的功能和当下人们的养生需要。他娓娓道来,令我向往,又让我将信将疑。

  
吴式
吴式


   放假后,春节前,即1月21日,我怀着好奇和疑问,到东湖公园园林管理所的位置,找到了李教授。他正带着几个学员练基本功法,见我来了,重新列队,给我们讲起了吴式太极拳的功法特点和习练方法。

   然后,他给我们示范讲解预备式要领。预备式三调:两脚自然并立,两臂下垂,手心贴近大腿两侧,两眼平视前方。调理身型、调理气息、调理心情。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心平气和,呼吸均匀,全身放松。具体操作方法:从两手食指梢节起,想象关节之间逐一拉开了缝隙,依次向上,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一节一节松开,手指产生蠕动感。继而意想下肢,从脚大趾起,逐节往上拉开,直至胯关节。再想脊柱,由尾闾骨起,想第一节往下坠,第二节往上提,一节一节往上想,拉开腰椎五节,胸椎十二节,直到大椎。最后两眼向远方看,颈椎七节逐节向上顶,下颚内收。再想命门和肚脐,命门后撑,肚脐随之向后收缩。有了肚脐贴命门的感觉后,再想命门推肚脐,使肚脐离开命门,小腹一松,气往下行,即气沉丹田。

   此时意守丹田,思接环宇,脚扎八荒,头融天,脚融地,胸融空。肩往腰上坠,腰往胯上坠,胯往膝上坠,膝往脚上坠,空胸实腹,端庄平稳,中正安舒,松静自然。

   我按照教授的指令,调身调息调心,三融四坠,节节贯穿。头顶蓝天,脚扎八荒,意在丹田,清心涤虑,不一会,身体便不由自主地摇晃起来,就像站在大海中一只小船上任由飘荡,心旷神怡,物我两忘。这种超然物外的感觉实在太好了。反复几次,都能找到这样感觉。

   李教授说,这就是习练太极拳所要进入的最佳状态。预备式不但是创造习练太极拳氛围和意境的首要环节,而且是要经常练的无极桩功。

   我觉得太神奇了。我决定向李教授学习太极拳。1月25日,大年初一,居家抗击疫情,我来到与东湖公园相连的鸣生亮武学研究院,开始正儿八经跟随李教授学练吴式太极拳。

   从预备式、起式,到“搂膝拗步”、“手挥琵琶”、“野马分鬃”……一招一式,听李教授讲,跟李教授练,求松求静,纯任自然;掤捋挤按,有规有矩。越学越投入,越练越着迷,每天起来,想的就是太极拳。到现在已经近六个月了,我已学了吴式太极拳10式、28式,现在又沉迷于37式的学习。

   学习太极拳,提高了我的健康指数,发现了我生活中的缺失和知识结构的欠缺,我的教育理念也开始改变,仿佛找到了人生更为高远的目标。

   一、 神奇的健身法宝给我带来了健康

   吴式太极拳以柔化著称。其步法独特,川轨步型,单腿负重,左右两脚平行,脚掌朝着同一方向,两脚左右前后一脚距离,每迈一步,脚跟先着地,再轻轻踩下,迈步如猫行。其身法优美,端庄平稳,立柱式实腿与牮柱式虚脚构成斜中寓正姿势,动作紧凑细腻,轻灵柔和,气度开阔。其练法精到,用意不用力,以心领意,按窍运身,循经走脉,意到气到,内导外随。

   李教授带领我们从走猫步开始,一步一虚实,循规范,找感觉,边练习边体验,常常单腿站立,大腿发酸发胀。教授说,吴式太极拳每一个动作都是一个桩功,一开一合,一动一静,一虚一实,与人体气机的升降沉浮相统一。对此,我反复琢磨,反复练习。就拿起式来说,双手前棚,我想到的和感觉到的是:激活心经上的极泉穴、少海穴、神门穴,心包经上的曲泽穴、大陵穴、劳宫穴,在手腕导引下,借助地力,从涌泉向上升腾,用意念将气从丹田和命门运送至手指,十指尖能感觉到微微得气。一动无有不动,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三周开始,我的两条腿胀痛难耐,晚上用热敷才能入睡。腿胀痛几天消失后,开始腰痛,将近一个星期。李教授用拍打的手法缓解了我的腰痛。然后,接下来的两个月中,大腿和小腿反反复复,胀痛——好了——又胀痛——又好了。大约习拳三个月时,一天早上5点多钟醒来,突然发现自己身体特别轻,仿佛要飘起来。站起来走一走,感觉自己身体长高了。李教授说,我练拳时认真体悟,身体松活了,逐渐会产生掤劲。从这天开始,我打拳时感觉只需要用意念使动腰胯,四肢就很轻松地随之而动,可能就是学会了一点“以腰使手”的盘架行拳方法吧。

   三个月以后,我的身体发生了许多变化:月经周期较以前正常了,经期腰痛、腹痛和乳痛症状已经消失;肩周痛和咽喉炎的症状明显得到缓解;食欲明显加强,我先生说我比以前能吃多了;以前经常有的疲惫感没有了;睡眠质量大为改善。更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我原本是女高音民歌手,在大学期间曾经表演领唱过许多民歌。生育孩子后,体质下降,气息不足,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原来娴熟无比的歌曲都不能再演唱。习练吴式太极拳三个多月后,我发现气息足了,声带好了,不能演唱的歌曲,我又能够演唱了。我太高兴了!我重新恢复唱歌的习惯,每周一歌,练声练气,乐在其中。

   吴式太极拳是神奇的健身法宝。她真正给我带来了健康和自信!

   二、博大的文化载体引导我走向国学宝库

   我学习吴式太极拳,一开始就很着迷。每天清晨跟随李教授习练2个小时左右。只要练了拳,整天都身静体松,心情愉悦,工作高效,日常生活事事顺当。有一天,因为有特殊的工作任务,没能抽出时间来练拳。那一整天,我都感觉身体相当沉重难受。

   我喜欢练拳,也喜欢阅读,还有记笔记的习惯。每天聆听了李教授的教诲,我都会在练完拳以后,马上把所学的动作要领记下来,坚持做好学拳笔记。李教授把师爷张全亮大师编著的《吴式太极拳入门诀要》送给我,我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地阅读。有些术语不懂,李教授让我阅读王宗岳《太极拳论》。我把《太极拳论》记诵下来,还是不太明白“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之类的话。李教授再让我读周敦颐《太极图说》。《太极图说》虽然文字不多,但包含着天道人伦。先论天道,阐明无极生太极、动静、五气四时、阴阳五行、男女化生等自然发生原理,好比西学中的宇宙起源论和生物进化论;后论人伦,论述人、圣人、君子的不同,层次递进,步步提升;最后将人一生短暂的生死始终与无限的达易至善相统一,好比西学中的《人论》、《人性论》和《人性能到达的境界》。与我以前所读文献不同的是,《太极图说》简约精辟至极,把一部完整的东方生命哲学浓缩成了249字。联系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卡西尔的《人论》,我似乎一下透亮了许多。

   在练拳过程中,我常常因为某些概念不明白,查阅文献也一时找不到答案。我带着疑问请教李教授,他往往不直接告知我答案,而是引导我去阅读。同样,他发现我某些缺点或不足,也照样指导我阅读。比如,我有时表现出过于自信,他让我读读《易经》的“谦”卦,明白“满招损,谦受益”的祖训;我有时表现出对孩子过于溺爱,他让我读读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思考“过犹不及”的道理;在谈到当代婚姻和传统爱情的话题,他建议我读读《西厢记》和《牡丹亭》;在谈到幼儿教育的问题时,他认为《声律启蒙》、《幼学琼林》等传统教材依然具有现代价值;我们在讨论管理理论的时候,他说他学习管理学知识是从《唐代职官制》开始的,于是,我又在二十五史中找到《唐史·职官制》。

   就这样,在李教授的引导下,开启了国学宝库的大门。我是教育学领域的硕士和博士,读过一些西方现代理论书籍,但对于我国的国学经典却涉猎甚少。当我与太极拳结缘,太极拳博大的文化载体让我深深感受到自己原有的文化结构的缺失。我下定决心一定遵从李教授的教导,潜心学习《易经》、《老子》、《黄帝内经》等经典,用《周易》阴阳学说、《老子》道法自然的理论和《黄帝内经》的经络学说指导太极拳的修炼。我每天总要安排时间阅读和写读书笔记,习以为常。尽管现在已经正常上班,我依然练拳不辍,读书不止。

   在鸣生亮武学研究院,除了练功场地和办公室,还有围绕茶几的小沙发品茶区、小圆桌休闲区、奖杯陈列柜和摆放《中华武术》等期刊杂志的书架。晨练之后,我们围着小圆桌分享师母做的早餐,当然也少不了拳友们带来的美食;休息时,我们围坐在茶几边上说笑品茶。我则最喜欢翻阅期刊杂志和书籍。我已经收集了李教授所发表的文章,并进一步收集张全亮大师和王培生师祖的文献资料,这是我学习“鸣生拳法”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学拳与阅读相伴,阅读与研究相随,太极拳博大的文化载体,李教授的循循善诱,引导我走进了国学宝库,开启了我新的文化视野!

   三、吴式太极拳的修炼提升了我的精神境界

   吴式太极拳追求高远的境界,讲究平静端庄,内外兼修,脑体并练,有“太极拳中的太极拳”的美誉,她促进身体健康,不仅表现在生理和体力上,更表现为心境和意念的修为,武德与操行的锤炼。

   张全亮大师对本门弟子的告诫有四句箴言:“拳术之道贵在精纯,成功之道贵在坚持,为人之道贵在诚信,育人之道贵在开窍。”这不仅是对拳术修炼者的忠告,也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鞭策。每当在研究院办公室看到张全亮大师给李教授“思在宇宙外”的赠言,我总会有一种思接环宇,意趣高远的情怀。3月14日,李教授打开手机播放张全亮先生网络直播的本门师训:忠于祖国,热爱人民。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学苦练,不图虚名。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文明礼貌,诚恳待人。遵纪守法,见义勇为。我感到师训的力量在于指导我们正确处理一生中不可回避的六对关系:对祖国和人民要忠诚热爱,对父母师长要孝敬尊重,对专业要勤奋踏实,对其他领域要善于吸收,对他人要诚恳有礼,对法纪和公德要心存敬畏与正气。师训指明了持正不偏的光明大道,让人心里有底,行动有力。我把师训记诵下来,李教授夸我记忆力好,堪为衣钵传人。

   李教授教拳育人无微不至。他认为,首先要接受太极观念,树立太极精神才能学好太极拳。他说太极拳法的核心理念就是八个字:“松静沉稳,轻灵圆活”。要做到这八个字,“松”和“静”是关键。松而后静,静而后松。松而后沉,沉而后稳。松静沉稳,方能轻灵圆活。练拳是这样,生活工作也是如此。这对我莫大的启示。我平常的工作生活总是把弦绷得紧紧的。现在我懂得了坦然地面对,有意识地把练拳的理念贯穿到日常工作、家庭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凡事顺其自然、观其进退、适时而动、坦然应之、淡然处之、于无为中见有为。尽管工作依旧繁忙,但我能从容应对。

   李教授说:“太极精神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二是厚德载物,虚怀若谷。”我反思自己的性格,感觉我自强不息有余,虚怀若谷不足。于是,我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梳理自己的短长。像李教授所说,凡事拿得起放得下,顺应自然规律,柔弱处下,无欲不争,无为而无不为。太极精神支配着我实现了“多任务模式”的有条不紊,应对众多复杂工作关系而和睦友善。

   吴式太极拳的修炼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开阔了胸怀,提升了精神境界,调整了各种关系。如李教授所说的,“养心要静,养气要沉”。静心沉气,道法自然,了悟人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广阔,胸怀坦荡,人生境界就会超脱功利世俗而与天地自然融合为一。

   四、师徒授受,薪火相传,给我以教育理念的启迪

   纵观中国武术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到,师徒授受,薪火相传,是一以贯之的传承主线。武术如此,中医、戏曲、书画等进乎于道的各种技艺也是如此。南怀瑾曾说“明师难遇,佛法难闻。”太极拳的修炼,重在于道。师徒结缘,贵在于神交。师父是徒弟一生中无可比拟的榜样和精神导师。师徒契合,往往终身相守。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自从跟随李教授学习吴式太极拳,亲身领略到了传统的师徒授受方式对人的强大影响力,我开始从不同的视角反观自身。从学拳开始到学做人。

   李教授一开始就对我们说,学习吴式太极拳要“过三关”:松沉关、意念关和持恒关。他说,腰跨的松沉,是太极拳修炼的第一关。松不下来,沉不下去,不得其要领,就无从领略太极拳的功法;用意不用力,以心领意,按窍运身,是学习吴式太极拳的第二个难关。学会用意念打拳,才能真正感悟丹道内功的奥秘,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持之以恒,矢志不渝,这是太极拳修炼层层进阶,步入太极拳殿堂的唯一途径。很多太极拳爱好者练而无功,学而不成,往往就是没能闯过这三关。

   这就是明师高屋建瓴的方向指引。我感觉这不仅仅是对我吴式太极拳入门的严峻挑战,也是我心性与精神所要面对的巨大考验。我尝试着闯过松沉关,逐步学会用意念打拳,并把学习拳法和研读拳理相结合,走一条永无止境的武学研究之路。借助鸣生亮武学研究院这一大好平台,将我学术生涯的触角延伸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式太极拳和梁式八卦掌的博大体系。

   李教授说,教拳用的是“心”,而不是概念和口诀。他带领我们练拳,很注意我们每个人对动作要领的掌握程度,一遍又一遍地帮助我们修正手眼身法。一旦发现我们情绪波动,也会适时与我们交流谈心。在李教授推心置腹的交流中,我舒缓了工作压力,调整了人际关系,释放了许多家庭生活的纠结与烦恼。我一次又一次感受到李教授教拳育人,塑身塑魂的良苦用心。

   由此,我想到当代学校教育对于人与社会健康发展所存在的缺失:国家的教育目的明确,教育教学实践却容易游离于国家的教育目的;技术理性僭越人成长的实际需要;界限分明的专业培养过程中忽视人文素养对人终身发展的奠基作用;整体不自觉的西化做法张扬了个性与竞争,淡化了作为人生存条件的集体合作与相互交往;标准化评价与管理提高了绩效,却无形中断送了灵魂塑造这一教育的核心任务;学校师生如匆匆过客,甚至彼此相见不相识,这种师生关系的淡漠更是让学校教育失去魅力。

   比较而言,师徒授受的教育传统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师父带徒弟练拳读经,首先是训练思维和精神,但又不是纯粹地训练思维和精神,而是在一举手一投足的身体细微运动中训练思维和精神。这样,就能够达到“灵与肉”有机融合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因此,太极拳的师徒授受,不愧是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独特路径。这是太极拳师徒授受在教育方法论上不易被人认知、但却实在不容忽视的价值。而且,师徒授受教育中,一般师父对弟子的品德特别重视,对操行要求特别严格,把立德、立言和立功有机统一起来,作为培养目标,从根本上保证教育目标与方向的正确性;在培养方式上,师父一点一点地教,一天一天地跟进,保证技艺学习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再者,师徒授受形成代代传承的纵向链接和同行交流的横向联接,既是学术交流的有效途径,也是传播正气的有力方式。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师徒之间情同父子的关系,使学派源流清晰,技艺正宗,不仅使学术瑰宝得以薪火相传,而且能够真正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避免“人去武亡”和“人去学亡”。

   因此,师徒授受的教育传统,可能可以补充学校教育多方面的缺失,或许能够拯救学校教育多方面的“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