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
 

天人合一之道

张世昌 2022-7-15 10:37:53

  “天人合一”是中国人类社会历史最基本的学术思想和哲学命题。从远古时期,古代人民就开始探索大自然的运行规则,崇拜上天,敬畏天地,祭祀祖先。天人合一的思想蕴涵着先贤的聪明才智和深刻的哲理,绝非空穴来风。从天地自然观到国家治理观,再到格物致知观,天人合一之道成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和规则。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天人相感,阴阳相和,是古往今来中国思想家和哲学家终身不渝的追求。

  
庄子. 山木  概述图
庄子. 山木 概述图


   较早提出天人学说的是孔子,他在《庄子·山木》文中说道:“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之不能有天,性也。圣人晏然体逝而终矣!”天即大自然,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大自然不可分割,人随大自然变化而告终。

   关于天人合一的关系,《周易》提出了三层境界。第一层境界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象传》)。第二层境界是“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彖传》)。第三层境界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说卦传》)

   天与人统一于一个整体而存在,达到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统一,即是天人合一之道。人生最高理想,是自觉地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物我本属一体,内外原无判隔。

   “天人合一”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天人相应,二是天人感应,三是天人相分,四是天人合德,五是天人和谐。

   天人相应

   “天人相应”,即人身是一个小宇宙,宇宙是一个大人体,是古代天人合一哲学观的自然核心部分。

   《黄帝内经》认为人与自然界无论是在结构形态还是在生理功能上都有着相通相应的关系,取象比类,以自然界的形态来比拟人体的形态,说明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论》)

    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热。……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灵枢·邪客》)

    《黄帝内经》在脏腑、经络、气血、病因、论治和养生等方面,全方位地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思想,顺之则生,逆之则死,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

    《汉书·五行志》曰:“周道敝,孔子述《春秋》,则《乾》《坤》之阴阳,法《洪范》之咎徵,天人之道灿然著矣。”天人相应的思想在古代典籍中比比皆是。 

    天地以设,分而为阴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阴阳相错,四维乃通,或死或生,万物乃成。蚑行喙息,莫贵于人,孔窍肢体,皆通于天。天有九重,人亦有九窍;天有四时以制十二月,人亦有四肢以使十二节;天有十二月以制三百六十日,人亦有十二肢以使三百六十节。故举事而下顺天者,逆其生者也。(《淮南子·天文训》)

   现代哲学认为整个宇宙万物具有统一性,整个物质世界从极小的微观领域到极大的宇宙领域都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和同构性。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发现人体内许多元素的平均含量与地壳中化学元素的含量有明显的一致性。

   天人感应

   宇宙是一个无穷大的天体,星球万物,都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宇宙间发射出各种信息。而人的本身受到感应也会向大自然发出物质的、精神的、理性的、艺术的各种信息,成为宇宙信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就是天意与人事的交感互应,称为天人感应。

   上古之世,“天人感应”之学开始由巫师掌握着,后来帝王变成最大的巫师,“帝王之事莫大于承天之序”。古代统治者则把这种天人感应运用到国家治理上,以为政通人和,上天就会降下祥瑞;违背天意,则会出现灾难异端。

    人主之情,上通于天。故诛暴则多飘风,枉法令则多虫螟;杀不辜则国赤地,令不收则多淫雨。

   四时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星辰者,天之期也;虹霓慧星者,天之忌也。(《淮南子·天文训》)

   这种天人感应的理论萌芽,起源于先秦古籍《尚书·洪范》,认为君主施政的态度会影响天气的变化。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墨子提出“天志论”,成为天人感应的理论基础。战国后期,阴阳家邹衍“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遇之变”,使天人感应思想趋于系统化。

   真正发挥天人感应理论的,是汉代大儒董仲舒。他借鉴吸收了墨家天道观,把“天”塑造成至高无上的神,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应“法天”,行“德政”,“为政而宜于民”,使“天人感应”成为古代天人合一哲学观中的政治核心部分。

   董仲舒提出“灾异谴告说”,“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使君王为自已的过失而向天下颁罪己诏,从客观上限制了君权和私欲,成为儒生文官集团制衡君主的一个思想工具。另一方面,他又提出“天人同类”说,认为“天有阴阳,人也有阴阳”,“阳为德,阴为刑”,“世治而民和,志平而气正,则天地之化精而万物之美起;世乱而民乖,志癖而气逆,则天地之化伤,气生灾害起”,为封建统治者的合法秩序给予了合情合理的解释,在古代君主施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明代宋濂《序》:“凡存心养性之理,穷神知化之方,天人感应之机,治忽存亡之候,莫不毕书之。”亦可见封建制社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有其长治久安的机理和方法。

       天人相分

   战国思想家荀子提出的“天人相分”论说,与“天人感应”相对立,是古代天人合一哲学观中的体用核心部分。

   荀子在《天论》中明确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天人观念,认为“天有其时”,“人有其治”,天的运行与人的活动各有其轨,是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进一步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强调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东汉王充对荀子“天人相分”的思想加以继承,指出“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随行而应人。”唐代柳宗元则将“天人相分”的思想,引伸表述为“天人不相预”。

   最能透彻表达“天人相分”思想的是唐代刘禹锡。在《天论》一文中认为天和人都有自己的能和不能,天能生万物,人能治万物,天与人的关系是“交相胜”、“还相用”。以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方式深化了“天人相分”的理论,为先秦以来的天人关系之争做了一个较为圆满的总结。

   大凡入形器者,皆有能有不能。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余曰:天与人交相胜耳。(《天论》上)

   万物之所以为无穷者,交相胜而已矣,还相用而已矣。(《天论》中)

   “天人相分”较之“天人感应”有着进步的科学色彩,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迈进了一大步。但是在中国古代,始终是“天人感应”的观念居于主导地位。

   天人合德

   “尚德”乃至德配天地,是西周文明的一个特点,后来被儒家继承下来,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周易·文言》)儒家从效天法地入手,将天地之道化为人德,而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北宋思想家张载在《正蒙·乾称》中提出“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正是从天道与人德合一的角度出发,将天人关系与《中庸》的诚明观念结合起来,总结了天人合德的思想,即遵顺天意,立天、立地、立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语录》)

   天人合德是古代天人合一哲学观中的道德核心部分,从而成为中国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道德情操、人生抱负和生命所向。    

   天人和谐

   万物一体,整个世界处于一种中和融通、和谐统一的状态,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存。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谓之天人和谐。天人和谐是古代天人合一哲学观中的最有价值的核心部分。

   《素问·保命全形论》说:“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人的生命活动取决于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人也应该主动地去顺应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体现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生命智慧,如:应物自然、清静寡欲、贵柔重生、形神兼养、过犹不及、顺时调行等。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天人合一”之道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是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之道。

   “苟能参天察地,与日月合其明,与五岳、四渎华朽,与四时之错行,与草木共枯荣,明鬼神之吉凶,知人事之兴衰,则可言乾坤为一大天地、人为一小天地也。”(《太极拳谱·清代杨氏传钞老谱·太极阴阳颠倒解》)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太极拳,遵循自然规律,集天人合谐之大成,极尽“阴阳、刚柔、仁义”之能事,不仅仅体现的是天地人、上中下、意力劲、形气神的浑然一体和相应相通,更重要的是通过太极文化、太极生活方式的陶冶、练养和修为,改善了人的气质,使人的身心更加和谐,人生境界获得进一步升华。只有达到了这些光辉的顶点,人方可称为是一个小太极、一个小天地。

   新时代的天人合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为“天人合一”哲学观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和特点,极具丰富内涵而尽乎完美的前沿性、人文性和科学性。

   2014年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天人合一”哲学观的科学诠释和高度评价。

   在国际关系方面,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万物和谐,体现宇宙与人类合一的真正的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努力实现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

   在生态文明方面,早在2005年8月,习近平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兴则文明兴”,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在抗疫防控方面,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特征和价值追求。

   在政治本体方面,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要论述,从根本上划清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与历史上一切传统国家形态之间的界限,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与人民之间的同一性、一体性。

   在弘扬奥林匹克运动精神方面,2022年2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冬奥会欢迎宴会上的致辞,指出:“自古以来,奥林匹克运动承载着人类对和平、团结、进步的美好追求。……我们应该践行奥林匹克运动宗旨,持续推动人类进步事业。奥林匹克运动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顺应时代潮流,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所有这些,都是新时代践行“天人合一”哲学观的一次又一次的大飞跃,必将行稳致远,乾元利贞,惊天动地,万国咸宁,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